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百年酒馆台词截图【电视剧《老酒馆》好看不?】

电视剧《老酒馆》好看不?

好看,吸引人。故事不波澜壮阔,也不离奇神秘。叙述的手法看似平铺直叙,可节奏掌握的很好。台词不突兀,表演不夸张。

要说缺点,有点“京味”,大连的事嘛。

为什么《老酒馆》中的老白头,白爷临终之前要把尘封百年的假酒赠予陈怀海?

这哪里是赠酒,这就是在交代后事。

老白头,好汉街一靠磨刀生存的百姓,一把凳子,一方磨刀石,一久经岁月的老酒壶,风餐露宿,有客人了磨刀,没客人了喝酒。在遇到陈怀海之后,老陈为其在老酒馆开辟一地,让其不必担心刮风下雨,不必担心没酒客可喝。这份情老白头记在心里,白爷当老陈兄弟,看到酒有问题,直言相劝。老陈方才知道这就酒缸前可真是藏龙卧虎?白爷就一高人,自己没白腾地!

老蘑菇心起贪恋,三爷命悬一线,是白爷和谷三妹里应外合让老蘑菇原形毕露!陈怀海想知道白爷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白爷说“只管喝酒不扯家事”!是呀,酒是什么东西,那是粮食精,扯上人情世故,就变味了!喝的伶仃大醉,也不忘回家拿钱给三爷,白爷,讲究人,真爷们!

多年下来,老酒馆有事,白爷倾力相助。关于白爷的身世,白爷不说,老陈不问,你磨刀喝酒,我卖酒迎客,他们早已成为过命的兄弟。看到刁蛮任性的小棉袄,白爷忧心忡忡,看到谷三妹一往情深,白爷打心眼里为老陈高兴;老陈和黑木决战,老白头心跟着也悬了起来.....

白爷要走了,被人抬着进了老陈的院子,怀里抱一尘封老酒,闭着眼睛,脸色更加苍白了。本以为是一佳酿,没想到是一假酒,就像老陈所说,那是祖辈人念想,这里面有故事,站着人,即便是假酒,但这酒够纯,够厚,够香!

老白头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他当老陈为兄弟,这不临走了,怎么也得跟兄弟交代后事了!对老白头来说最珍贵就是这壶酒,虽没交代老白家的风云历史,但绝对是和酒相关,从白爷的谈吐就可知,老白家肯定风光过,荣耀过,因为一壶假酒,家途中落,老白头从此沦落至一磨刀人,但酒的浓香醇早已将渗透到他的骨子里,这劲儿也不是一两天练成的,是历经岁月磨炼的!

看似一壶酒是即是白爷对兄弟的交代,也是对兄弟的嘱托,让他明白酒的事是大事,含糊不得!当初一句“只管喝酒不扯家事”敷衍了事,他欠老陈一个交代,既然是兄弟,可以不要兄弟伸手,不能藏着掖着,否则怎么会是自家兄弟!临死之前白爷借着一壶酒把自己故事讲给了老陈,也把自己交给了老陈。

老陈把这一壶酒摆在店里,逢年过年拜拜,有烦恼的时候对着就唠唠,就仿佛和白爷说话一样,白爷的酒里全是故事,够老陈玩味后半生的了。掌柜的正了酒客自然正,白爷就是老酒馆中讲究的酒客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白爷和老陈这样的关系。

老陈给白爷提供一磨刀地儿,这是他们唯一的利益交叉点,相互帮衬,仅此而已。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尺子,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白爷和老陈为观众好好上了一课,让我们知道如何把握尺子的长短。如果老陈给白爷一地,他不接受,则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自然也成就不了一段传奇佳话!如果老陈打听白爷出身之时,白爷侃侃而谈,那往后白爷喝的酒也就变味了,掺杂了过多的人情世故,甚至怜悯与同情,人生道远,长此以往,自然也不好收场。

白爷把尺子的度把握的很好。即便病膏肓,自己也悄悄的躲起来,他不能麻烦老陈,明知老陈不会不管。但他深知君子相处之道,不能老了老了,破坏了这段友情的醇和厚!临终一坛酒,看似轻微,实则是白爷对这段友情的总结,百年假酒,无论真假,百年就是宝,是念想,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把老白家最珍贵的经验和教训给了老陈,可见老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老陈的一番话更是全说到白爷的心坎里去了,白爷含笑而终,可以安心闭眼了!

看似一坛假酒却装着满满的情义,百年老酒,百年情义,百年托付,这份情义深厚!陈宝国和萧松原这段对戏特精彩,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番对白,实则字里行间表达出浓浓的钦佩和感激!尤其是陈宝国对着酒坛子说这里面有故事,站着人的时候!

算是让观众见识了什么叫演员是有信念感的而职业!估计很多观众都感觉得这坛子里承载着老白家几代人的风云历史!真的会站出一个人来!老陈的这段表演算是教科书级的,为那些只会目瞪口呆的演员好好的上了一课!

白爷的一壶百年假酒,你读懂了吗?

老白头病重,他生前最后一个愿望是和陈怀海再喝一次酒,这次他带来了从他爷爷那里传下来的一坛百年醉八仙。

老白头是陈怀海口中的“酒人”,烧刀子里少了杀意他都能尝出来,何况是一坛假酒?而喝出是假酒后,老白头一点儿也奇怪,以及从他和陈怀海的对话里,可以看出,他早就知道醉八仙是假的,让他们家一直珍藏的不是酒,而是酒里的故事。

老白头家祖上是开饭店的,那坛假酒是他爷爷饭店开张的时候,一个好友送的醉八仙。老白头家祖孙三代一直视这坛酒为珍宝,并代代相传下去。

有一点可以肯定,不仅老白头知道酒是假的,他的父亲和爷爷也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还视若珍宝,一定是因为酒里的故事和人。

这个故事,说不定和曾经来老酒馆喝酒的高先生的故事如出一辙。

高先生第一次慕名来到老酒馆喝酒,就喝到了假的烧刀子,他很失望,想找陈怀海说明情况,偏偏陈怀海不在家。第二次来又没碰到陈怀海,高先生的失望变成了愤怒。他给陈怀海留了一杯酒,如果陈怀海喝了之后,知错就改,此事也就算了。

偏偏陈怀海忘了喝了,再见到高先生时,跟个没事人似的,高先生对老酒馆彻底失望了。这次,不再对陈怀海冷嘲热讽,而是纠集了几个在大连街有头有脸的人物,来老酒馆喝他的那坛烧刀子。

如果那几个场面上的人物,真的喝到了那坛烧刀子,老酒馆此后,就会因为卖假酒而无法再在大连街立足。就在酒已经烫好的关键时刻,高先生后悔了,他让雷子给他换了另外一种酒,因为,烧刀子虽然是假的,但陈怀海的人品却是真的。

当陈怀海喝到那坛烧刀子后,恍然大悟,原来高先生的话中带刺、冷嘲热讽,不是要找事,而是在提醒他店里有假酒。陈怀海感动之余,把高先生那坛假的烧刀子供了起来,没事的时候,就来看看那坛假酒,逢年过节更是会带领老酒馆的所有人给那坛酒敬杯酒。

而老白头家的百年醉八仙,一定有着和高先生的烧刀子相同的故事,所以老白头尽管没有从父辈手里接过饭店,而是干起了磨剪子戗菜刀的营生,但酒里的故事,他依然记着。

在老白头生命垂危的时候,他想起了那坛酒,如果不把那坛酒拿出来喝了,也许,那坛醉八仙的故事从此就再也没人知道了。所以他想到了懂酒的陈怀海,他觉得这坛酒和酒里的故事,和陈怀海分享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虽然,直到最后老白头也没有讲出酒里的故事,但是酒到妙处即无语,不正是老白头一生追求的境界吗!

《老酒馆》电视剧里经常提到关东山,觉得挺神秘的,有什么传奇故事吗?

小酒馆激荡大历史

从类型剧角度划分,《老酒馆》是一部年代戏。而年代戏是高满堂尤为拿手的,他曾说,“我对年代剧情有独钟”。

年代剧是比较年轻的电视剧类型,并没有太统一的概念。较早的时候,年代剧一般指涉以辛亥***前后到解放战争初期作为故事背景的剧集。不过随着创作实践的丰富,尤其是2010年以后,密集出现了以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为背景的电视剧,年代剧涵盖的时间界限也变长了:不仅仅局限于晚清到解放战争初期了,而是延伸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不过,年代剧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时代背景,更在于具有普遍性的一种审美范式。一方面,它以严谨态度写史,以传奇态度写人。年代剧普遍以历史的演变发展为时间轴,使作品的主要内容与史实的基本轨迹大体保持一致。比如《闯关东》反映从1904年前后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父母爱情》讲述了一段横跨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也如实反映了从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以传奇手法写人,指涉的是,它往往以传奇化的手法(跌宕起伏的情节编排、大起大落的命运起伏),刻画传奇式的人物形象,讲述传奇化的故事,让传奇与历史相互交织,将传奇性与真实性相融合,让故事既有的历史感,又有民间传奇的好看。

《老酒馆》亦然。故事背景是1928年到1949年的东北大连,将与整个抗日过程相对应。而老酒馆的掌柜陈怀海,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老酒馆》的抗日大背景

年代剧的另一个特征,是“家国同构”。其以家族作为叙事的主要载体,以家族的兴衰变迁以及人物间的情怨纠葛作为叙事主线,将个体的、家族的命运与整个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由此将个体的“小我”升华到体现国家、时代的“大我”,反映的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怀与爱国情怀。

这就使得年代剧从普通的戏剧类型,上升为家国抗争史、奋斗史的层面,具有史诗的悲壮、厚重感。像陈宝国在另一部经典作品《大宅门》中饰演的白景琦,高满堂编剧的《闯关东》中的朱开山父子,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在《老酒馆》里,“老酒馆”其实就是家族的一个变体,而陈怀海则是一个“家族”里的主心骨。就像高满堂自己说的,“酒馆虽小,却激荡历史风云。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救国护民的传奇,歌颂了中国人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雄情怀,弘扬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华儿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

陈怀海与满清遗老那正红决裂,虽然俩人私交很好,但民族大义之前,陈怀海并不含糊

理解了这个大背景,就能大概给《老酒馆》定下几个关键词:传奇、史诗、正剧。

看好戏

在具体的剧情层面,《老酒馆》首先吸引人的,是戏好看,剧情有戏剧性。剧集一开始,老酒馆遭遇了一场大的风波。

1928年冬,陈怀海一行人闯关东刚到大连街,准备交接之前买好的店面。但一开门,就发现原店主老潘头死在里面。好巧不巧有人找老潘头,入门撞见了这一切,他让陈怀海“赶紧把这鞋上的烂泥蹭干净了”,还说他假装没看到,不会报官。

但第二日早晨,他就来勒索了。陈怀海不从,很快,老警察(程煜 饰)也上门了,威逼利诱。收了贿赂,把陈怀海关了又放了,老警察依旧步步紧逼,他不仅想以命案将陈怀海及兄弟们的钱给掏干净了,还想把他们给赶出大连街。

兄弟们都劝陈怀海,花钱消灾,要么赶紧跑。当老三(刘桦 饰)对陈怀海说,在哪都能过好日子,为什么还要在大连街受气啊。陈怀海则说:“不就是图个乐吗?没钱找乐,有钱更得找乐,这乐子来了,咱们啊得好好乐乐。”

原来陈怀海早就看穿了老警察的把戏,老潘头是假死,他不拆穿,既是希望双方都留有余地,可老警察逼人太甚,他也只能破釜沉舟,看看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捣的鬼。第2集,陈怀海与老警察摊牌的戏,高手过招,表面上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剑拔弩张,紧张又精彩。

这场摊牌的戏,对白劲道十足

老警察最后认输,坦言道,闯关东路过此地的人,警察都得雁过拔毛,让你们光溜溜地回到关里去,这钱是上头要的。

虽然死里逃生了,但老三还是心有余悸,老三认为得换个好地方,继续开酒馆,这里邪性晦气不吉利。陈怀海不以为然,他说,“一开门死人变活人,这不活脱脱一出好戏吗?咱在关东山看过这样的好戏吗,咱们老酒馆是有戏的地方,这戏刚开始不能挪地方,就这了。”

陈怀海以看戏的心态面对危机

《老酒馆》的这个开头,值得反复咂摸。一部剧如何开头,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好的开头,才能把观众带进去,平庸的开端,可能直接让观众弃剧。《老酒馆》以悬案开启,强情节、节奏,并且台词与表演都像好酒一般地道、讲究,引人入胜。

不过,高妙的戏,并不仅仅是强情节,更是在情节中把人把人立住。高满堂就曾说过:“目前我们的电视剧创作有一种常见的通病,就是情节的列车在狂奔,人物还在始发站。”《老酒馆》情节的列车,也带着人走。

像通过开端的这一场戏,既凸显出了陈怀海的机智、敏锐、强大的生存智慧,也凸显了陈怀海的大气、沉稳、气定神闲。哪怕别人设套、官司当前,他也是一个“看戏”的心态。

老酒馆刚开业不久,又遇到了一场风波。江湖大盗金小手(陈月末 饰)来到大连,并且出没大连街。他也盯上了老酒馆,非得把陈怀海兄弟们带来的碎金偷到手不可。金小手下了战书,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人拿着陈怀海的帽子和鞋子来酒馆里换酒,老三都一一兑现。店里的伙计摞下狠话,要和金小手决一雌雄,当天夜里,伙计的床头上就出现了菜刀。可见金小手神出鬼没。

有天夜里陈怀海睡到半夜,发现自己身边多了有个襁褓中的婴儿,陈怀海知道这是金小手所为,他揭穿金小手,盛情邀请金小手明天来酒窖喝酒。话音刚路,就响起了鼓掌声,金小手对陈怀海由衷地赞叹。金小手准时来赴约。陈怀海和金小手一见如故,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义结金兰。金小手从来没有失手过,没想到栽在陈怀海手里,原来,陈怀海事先在地上撒了白灰,循着白灰的痕迹发现了金小手的下落。

金小手问他,您逮着我了,为啥不早跟我讲啊。陈怀海答,“我看了大半辈子戏,就没承想啊,自己也在戏里,并且是英雄好汉对戏,太过瘾了。我都舍不得从戏里头出来。”

陈怀海与金小手英雄惜英雄

这体现的是编剧的巧思:观众在看戏,陈怀海也在看戏,观众也在看“陈怀海在看戏”。既凸显出了戏,也凸显除了看戏的人的超凡心态;而这里陈怀海舍不得戏结束,还有英雄惜英雄的山高水长。

《老酒馆》的戏好看,不仅仅体现在主人公陈怀海身上,几乎每隔两三集,就会有一个新的人物、一场新的好戏登场。像第2-3集的说书先生杜先生(巩汉林 饰),一张嘴巧舌如簧,逃单的桥段趣味横生;第7-8集,贺义堂(冯雷 饰)的满菜馆被一个假王爷(屠洪刚 饰)骗吃骗喝最后骗到倾家荡产,这场戏本身就波澜起伏,推动情节发展,也将那正红(冯恩鹤 饰)满清遗老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第9-10集,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袁姗姗 饰),让观众看到历史车轮面前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悲凉;第11-13集,老酒馆再次惹上命案,老警察智斗杨家二姨太,一波三折、柳暗花明……

那正红、老警察、说书先生,每个配角形象鲜明、饱满

品“醇正”

从主题、风格等综合来看,《老酒馆》具有正剧的品格。

所谓正剧,强调的是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们采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重视描写典型环境,刻画典型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并突出一种“正”的典范和气质:正气、守正、醇正。

《老酒馆》制作精良,有一种守正的厚重大气感;以小酒馆激荡风云历史,凸显抗日战争背景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畏牺牲的精神,正气凛然;并且,整部剧传递给观众一种“醇正”的味道。

知名编剧邹静之有这么一个说法:三流的编剧写情节,二流的编剧写人物,一流的编剧写味道。对于一部剧来说,最难的是,写出一种“味道”来,它渗透蔓延到这部剧的肌理里,观众打开剧集,仿佛就能闻到类似于好酒一般的醇香来。

在《老酒馆》里,这个醇香的味道至少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指涉历史语境、时代气息,这得益于编剧精彩绝伦的台词,通过差异化、特色化的人物语言,让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其次,“味道”也近似于风骨,它是高满堂一直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在《老酒馆》里,它能够成为一种虽看不见、摸不着,又能沁人心脾的“味道”,得益于编剧的精准与克制,将它化之为细微与无形,有留白,有余味;因为一旦表达过于直接直露,就会变成“说教”。

比如《老酒馆》中,牛犇饰演了一个不甚起眼的“老二两”,让人印象深刻。第2集,第一次出场,他是酒馆迎来第一个客人,他问陈怀海,可否每回来店里打二两酒,小菜自备?他只占一小角,人多了他站着喝,人少了才坐下。老二两担心自己酒买得少,还耽误人家做生意。

老者第一回出场,因每回打二两酒,伙计们私下都称他“老二两”

第5集,眼看就到夜里十一点,老二两喝完酒离开,伙计让他多待一会,老二两说,“到点就得走,不然招人烦”。他走到柜台前,跟老三说,您多给我打了二钱酒。三爷说,不小心打多了。老二两说,您的手是啥,那是一杆秤啊,多谢了。说着交了酒钱。老三收了酒钱。等收拾酒壶时,他才发现老二两在下面压了叠好的钱——支付那多出的二文酒。

老二两偷偷把多出的二文酒的钱压在酒壶下

酒馆里的人形形色色,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借着酒劲高谈阔论,讲了很多奇闻异事。第6集,老二两又来喝酒,又有人在吹牛。他听不惯,说了声“吹”。吹牛者不满意了,说谁说我吹了。老二两说,我眼睛进沙子了,得吹一吹。店伙计知趣地帮老者吹眼睛。吹牛者继续吹,老二两对伙计说,你吹错眼睛了,继续吹。接着又说,我这腰酸得捶捶。

老二两眼里揉不得沙子

第8集,老二两许久不来,伙计很惦记他。有一天雨夜,店里没什么客人,老三说要不提前半小时关店吧。这时才看到老二两冒着雨走了十里路前来。陈怀海对老二两说,让他放心喝,晚上就睡这儿,明儿再叫车送他走。老二两不同意,他说“说好十一点就十一点,不能坏了规矩”。陈怀海让伙计把时钟倒拨半个小时,但老二两半个时辰一到,还是准时离开店里。陈怀海叫来了马车,担心老者走回去得天亮了,老二两谢绝了。

老二两离去的背影

老二两走后,陈怀海与兄弟们喝酒。他说,十里地老二两一瘸一拐走来了,天底下哪有这么捧场的啊,“他讨饭吃,却不差咱一分钱,这是酒德;有人往他酒壶里兑了白水,他不动声色,这是隐忍大气,倒是旁人不干了,把捉弄他的人弄得无地自容,这是做人的境界”。

这几场戏寥寥数笔,但又有味道,它把老二两的形象立住了,也经由他这样的小人物,传达了那一代普通中国人的人格风范:有边界、有情义、有风骨,穷能独善其身。

回想起来,现在很多民国背景的影视作品,都爱强调一种民国范儿,但仅仅局限在皮毛——比如服化道走英伦范、法国范儿;男帅女靓,男的衬衫、西装、呢面料的大衣、皮靴,女的小洋裙或者旗袍,都像在走时装秀。但实际上,民国范儿更应该指涉的是,一种“精气神”,一种人格气质。它不是多么高深或触不可及的东西,也不是什么“主角光环”,更体现在像老二两这样的普通人的日常言行举止中。

就目前看来,《老酒馆》剧本好,调度好,表演好。它的味儿“醇正”,有清爽的浓香,有绵长的回甘,值得细品。

怎么评价《老酒馆》中小棉袄、桦子这两个人物?他们的演技如何?

《老酒馆》中的小棉袄和桦子,这两个人物都不讨观众喜欢,他们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套用一句台词:天真也是要有底线的。这两个角色的天真败坏了观众缘。但是,不代表这两个角色是可有可无的。

小棉袄

初见小棉袄,就是一头活兽。

在小棉袄出现之后,老酒馆的平静彻底被打破了。

小棉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气。初到老酒馆,小棉袄不像认亲,更像复仇。在她看来,父亲从来没有对姐弟俩尽责,也没有保护好母亲。父亲只知道开他的酒馆,赚他的钱,还有别的女人打他的主意。

站在小棉袄的角度想问题,她的种种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小棉袄到底没有得到过什么教育,她的报复方式太低级,只有她自己为此沾沾自喜。

直到陈怀海为桦子报了仇,小棉袄姐弟才真正接受了父亲。直到与母亲相见,三人哭成了泪人,明白了母亲的心意,小棉袄姐弟才真正不再对谷三妹存有偏见。

小棉袄对人对事的判断,少了几分理性,更多的是由着脾气。

她脾气直,想问题简单,人显得天真。从她加入地下组织的那一刻起,悲剧就注定了。直到她身陷囹圄,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着了什么道,着实可怜可悲。

小棉袄这个角色虽然不讨喜,但是她身上的善良与勇敢是值得肯定的。她的那片爱国心,和她的嫉恶如仇是值得欣赏的。

这个角色并非可有可无,她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除了那些走上战场的英雄们,除了那些掌握高端技术的英雄们,还有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技术,也上不了战场,但是他们也有抗战的愿望,也有杀敌的热情,他们同样值得敬佩。

桦子

比起小棉袄,桦子的表现更让人吐槽。

初见桦子,是个丝毫没有存在感的人物,明明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小伙子,偏偏还要活在姐姐的保护下。

看到桦子背后的长钉,观众对他产生了一丝同情,也不仅感慨,黑暗的世道到底给这个少年带来了多大苦难。

可是,苦尽甘来之后,随着年岁的增长,桦子这个人物除了多了点笑容,却没有成年人应有的表现。

我们既看不到他为酒店经营助力,也没有看到他为抗战杀敌助力。他整天就是根家人耍脾气,整天除了呼吸就是想着小尊。

直到亮子牺牲了,小棉袄牺牲了,桦子依旧没有任何触动,依旧想着小尊。

直到最后,在海边,小尊对他说出真相,对他说:我不能对不起我的祖国。

不知这时,痛苦流涕的桦子是否有所顿悟。

桦子这个角色给人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在国仇家恨面前,却把个人情感放在第一位,不仅让观众看不起,让家人无奈,还让爱人看不上。

演员的演技

饰演小棉袄的张可盈是一位星二代,年纪小,资源不错,曾经出演过多部热剧,例如《天衣无缝》、《我只喜欢你》,从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演员很努力,但是演技还有待打磨。

饰演桦子的蔡荣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比较陌生。他本是个模特,凭借一股韧劲走入演艺圈,出演过几部电影。虽然角色不讨喜,但是他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

两位演员都非常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观众,我们期待他们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相关文章:

  • 宋小宝小品《甄嬛后传》台词剧本/欢乐喜剧人
  • 崔志佳 朱雨辰小品《石头记》台词/喜剧总动员161105
  • 张鹤伦郎鹤焱相声《童年》台词/德云社日本首演
  • 宋小宝小品《吃面》台词/辽宁卫视2016春晚
  • 金霏陈曦小品《垃圾风波》台词剧本/我爱满堂彩
  • 贾玲许君聪小品《落跑姐妹之还债》剧本台词
  • 张德高小品《张三娘相亲》台词剧本完整版
  • 孙阳张铭恩《鬓边不是海棠红》台词完整版
  • 杨志刚郭晓婷《受益人》台词完整版/演员请就位2
  • 崔大笨小品新版《武松打虎》台词剧本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