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赵丽蓉台词【老公的公字怎么解释?】

老公的公字怎么解释?

老公的公字怎么解释?

要从咬文嚼字上细分解,含意就多了去了。从简单的意思上理解可分为二大概念:一是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宜。如共同的。国际间的。公开的。公平,公正的。公事,公务等。二是具体到人事的。如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王公大臣等。对上了年纪的男人的尊称,诸公,张公等。丈夫的父亲公公,母亲婆婆。动物的雄性,和雌性母性相对。

具体用到实际家庭生活中公可以理解为男性。至于老公一说,并不是我国历来一直习惯常用的称呼。我国的习惯称呼,虽各地有所不同,但大致不外乎几种称呼,如男人,丈夫,夫君,当家的(外当家),旧时亦有称官人,相公的等等,直呼老公的不多。

老公的说法(称自己的男人)开始在一些地方或人中使用,实际是近代才多的。如那位朋友说的,改革开放以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受港,台,韩影视剧的影响,好多台词,和一些说法搅和浑了。套用赵丽蓉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说话”。如爸爸不叫爸爸了,叫爹地!阿玛!妈妈不叫妈妈了,叫妈咪!服务员叫服务生。出租车叫打的。司机叫的哥!等等,丈夫叫老公!(也不论年龄大小了,男朋友也可称老公了,老公的父亲则叫老公公)。老公的称呼并不是很普遍,主要是青年人,和一些追星赶潮的人才这样称呼的。比如在农村中老年人跟前,你癫声癫气的说我老公怎么怎么!人们肯定的翻你的白眼,说你不是吃错药吧也得是神经病!

实际上叫啥也是一样,知道是说的什么,指的什么就行,就是这么回事了。小媳妇,太太,夫人,老娘们终归是一码事,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年龄段,得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去称谓,否则,会弄的很尷尬很没面子很无趣的!

如何评价赵丽蓉?

昨天——也就是7月17号晚上10点多,有一个人在我的公号后台留言说,今天是赵丽蓉老师逝世20周年的日子,您会写一篇什么吗?

我恍然大悟,有些后悔。其实就在前些天写另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提到过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期,到当天反而忘了。想了想,还是得写,错过一天也要写。我太喜欢赵丽蓉老师演过的那些作品了,她总让我想起我的奶奶,相信很多观众也没有忘记她。

我是先听到赵丽蓉的声音,后看到赵丽蓉的模样的。

1987年,我家买了一台录音机。河北人爱听评剧,我爸出差回来就带回几盘评剧磁带,包括《刘巧儿》和《花为媒》。磁带封面上都是主演新凤霞,没有赵丽蓉的形象。

大人听评剧的时候我有时也跟着听,新凤霞唱“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和“报花名”那当然是动听,但我同时也注意到旁边那个总说普通话念白的女性角色,在《刘巧儿》里是李大婶,在《花为媒》里是阮妈。这两个角色都带有喜剧色彩,逗笑戏中人的同时,也把我们逗笑。

再后来,就在春节晚会看到了年岁已然不小的赵丽蓉,其间还看过她演的电影和电视剧,无一不是朴实老太太的形象。

尤其在小品舞台上,她总是说着同样的方言,留着类似的发式,穿着朴素的衣服,以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出现。那时春晚舞台上有赵本山和陈佩斯,但在很多观众心目中,永远不服老的赵丽蓉才是春晚小品王。

很多人都还记得在1996年小品《打工奇遇》中,赵丽蓉曾经用毛笔一挥而就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其实从小在戏班长大的她根本没上过学,更没有任何书法功底,那是她苦练半个月硬练出来的。

那时候的赵丽蓉已经68岁,而她第一次登台是多大呢?1岁半。

赵丽蓉在家排行老八,两个哥哥五个姐姐,大多是评剧演员。1岁多的时候,赵丽蓉经常被演员从从后台抱到前台见观众。小孩子认生哭闹是常事,但赵丽蓉每次一见观众就咯咯笑,观众看她讨人喜欢,也都跟着笑。

年老之后赵丽蓉在舞台上总是以“唐山老太太”的形象示人,然而严格来说赵丽蓉并不是唐山人,而是宝坻人。

宝坻现在属于天津的一个区,此前几十年它的行政区划几经改变。建国后先属于河北省天津专区,而后归唐山专区,后来才划到天津直辖市。不过从当地口音来看,有些人说的更像是唐山话,而非天津话。1928年3月,赵丽蓉就出生在宝坻,小名“老爱”。

不怵头上台的赵丽蓉,四五岁就守在侧幕条看戏,六岁登台演戏里的童儿,舞台经验越来越多。最早的十几年里,小姑娘都一直被叫大家叫老爱,直到12岁,同样唱评剧的姐姐给她起了一个名字——赵丽蓉。

旧社会学艺非常艰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是假话。为了练就一副好嗓子,赵丽蓉经常到冰窟附近吊嗓儿。1943年,15岁的赵丽蓉在张家口庆丰戏院正式登台唱戏,开始小有名气。

建国前后,赵丽蓉辗转不少剧社和评剧团演出,其间开始与新凤霞合作,1953年进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按理说15岁在张家口登台的时候,赵丽蓉是唱主角的,但与先天条件更好的新凤霞合作之后,赵丽蓉更多开始出演配角,包括1956年的《刘巧儿》,1962年的《花为媒》。

先不说嗓音条件,起码从外貌条件来说,赵丽蓉比新凤霞确实还是有差距,这一点不服不行。看过两人合作演戏的人不妨猜一猜,她们俩相差多少岁?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其实只差一岁——而且是新凤霞比赵丽蓉大一岁。这一方面说明演员的天生外形条件不可选择,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赵丽蓉非凡的表演功力。

尤其从《刘巧儿》来看,赵丽蓉扮演的是热心帮刘巧儿和赵柱儿张罗婚事的李大婶,一言一行都像中年妇女,可那时候赵丽蓉才刚刚28岁。现在来说28岁正是女演员“乘风破浪”的时候,可当年赵丽蓉就已经开始演大婶了。

再到《花为媒》,赵丽蓉演的是聪明又笨拙的媒婆阮妈,基本是一个老婆婆形象。可那时候赵丽蓉也不过34岁,还未人到中年。

而后,赵丽蓉还在评剧《小二黑结婚》中扮演三仙姑,看名字就知道也是个配角。

在这些剧目当中,赵丽蓉扮演的角色戏份都不算多,而且有的还带有反派性质,赵丽蓉的表演为这些戏增添了喜剧色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三出评剧先后都被拍成电影,***看到后认为这些戏“讲明理,通神韵”,提出接见新凤霞等主要演员。新凤霞听到消息后,执意让赵丽蓉一起去。

赵丽蓉却对新凤霞说,“你去就代表我们大家伙啦,代我向***他老人家问个好。我艺术功底不够还要多磨练,再说我文化浅,去了也说不出什么道道儿来。”

见到新凤霞的时候,***笑着问,一直跟在你身边的“三仙姑”怎么没来?新凤霞把赵丽蓉的话复述一遍,***点头说,“没想到,这个三仙姑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啊。好,谦虚使人进步嘛。”

十年***期间赵丽蓉没有戏演,1975年她的老搭档新凤霞发病导致偏瘫,更是没有办法再登台。1980年,赵丽蓉与新凤霞的徒弟谷文月合作,出演轰动一时的评剧《杨三姐告状》,这部戏后来也被拍成电影。

谷文月扮演不畏权势的杨三娥,赵丽蓉扮演老母亲。

十多年不登台,这时候赵丽蓉已经52岁,与她最擅长扮演的老年人形象越来越接近。

看过这部戏的人很多,其中包括我奶奶。她比赵丽蓉年岁更大,也没上过学,平时看电视认不出什么名人,但赵丽蓉她是知道的。奶奶不止一次跟我们说过,这人演的老太太才好呢。

奶奶所说的,就是《杨三姐告状》戏里的镜头。赵丽蓉扮演的母亲上炕盘腿之前,先是跪到炕沿儿上,两脚并起来磕磕鞋底上的土,然后再上炕。

这无疑是当年农村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细节,我奶奶看明白了,一直记着。我也看到过这个片段,赵丽蓉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台下观众反响极其强烈,自发鼓起掌来。

在评剧舞台上,赵丽蓉基本没演过主要角色,但就像《杨三姐告状》杨母这个人物一样,赵丽蓉用心去表演做到形神兼备让人产生共鸣,同样可以赢得观众的高度认可。如此一来,配角也成了角儿。

大部分人认识并喜欢赵丽蓉,都是通过她出演的春晚小品,包括《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等。可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实赵丽蓉最早演小品,还是通过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剧组。

在经典电视剧《西游记》中,赵丽蓉出演车迟国的王后。全国观众看到这一集都是在1988年,赵丽蓉参与表演是在1986年。

在出任《西游记》导演之前,杨洁曾经执导过多部戏曲片,与很多戏曲演员都是老相识,这也是为什么剧中出现那么多戏曲演员的原因。拍摄《斗法降三怪》这一集之前,杨洁考虑要拍一个耳朵根子软的“傻”国王,加上一个“怯”王后。她第一时间想到赵丽蓉,认定表演有喜感的她绝对能为人物添彩儿。

那是赵丽蓉第一次演电视剧。化妆师把赵丽蓉的妆容化得很好看,最开始她就把王后往“美”里演,杨洁一看这样不对。她告诉赵丽蓉,这个王后“怯”而心地善良,对妖道言听计从,对唐僧师徒又有些同情,“我要的是你在《花为媒》里阮妈的味道。”一句话点醒赵丽蓉,再一演,比杨洁想象的还要好。

回想一下赵丽蓉的表演片段。她扮演的王后从箱子里取出“隔板猜物”的东西,走回宝座的过程中还小声对着唐僧说,“错了,你们错了。”那里确实有赵丽蓉演绎出的喜剧味道。

这还没完。1987年春节《西游记》没能按照早先的计划跟观众见面,杨洁想到办一台剧组人员参与的晚会向全国人民拜年,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的《齐天乐》晚会。晚会的大轴节目是小品《柜中缘》,杨洁特意邀请赵丽蓉出演。

尽管在小品中赵丽蓉也唱几段她擅长的评剧,可这毕竟是喜剧小品而不是戏曲,从来没演过,因此她最初有些犹豫,不敢演。同时有人还跟赵丽蓉说,不要参加这样的晚会节目,免得自毁形象。

赵丽蓉一时没答应,杨洁就跑到家里劝说,终于把她说动。事实证明,赵丽蓉非常适合出演喜剧小品,《柜中缘》大获成功。从这之后,发现自己也可以表演小品的赵丽蓉一发不可收。

随后的1988年,赵丽蓉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游本昌、王丽云等人一起表演小品《急诊》。

其实,赵丽蓉并非这段小品的第一主角。当时游本昌主演的电视剧《济公》正火,说着广东普通话的他才是作品的主演。赵丽蓉在小品开场两分多钟之后才出场,不过一句唐山口音的“干啥哪这是”,立刻引发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小品的结尾,赵丽蓉边跳迪斯科边唱《我一见你就笑》。这首歌原唱是邓丽君,非常受年轻歌迷的喜爱,“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的歌词从老太太的口中唱出,加上那几个“豁出去”的舞步,赵丽蓉出手不俗的晚年风采立刻被全国人民领略到。

顺便插一句,在那之前的1987年,赵丽蓉还参演了谢铁骊执导的电影《红楼梦》,扮演眼界窄但不缺少智慧的刘姥姥。赵丽蓉不认识字,看不懂剧组发的资料,拍摄之前她就一遍遍翻看《红楼梦》连环画,用心体会刘姥姥的性格特点,还设计出一些表现人物的细节和动作。

回到春晚小品。照理说1988年首次登上春晚赢得观众认可,其后再上春晚就顺理成章,然而到1989年出演《英雄母亲的一天》,赵丽蓉又经历了一次“面试”。

春晚导演看到的赵丽蓉穿着普通,说话一口唐山味道,有点儿像农村老太太,心里有些打鼓,面露难色。不过不好立刻请她走,导演就把剧情大致讲了一遍,让赵丽蓉即兴表演。赵丽蓉倒是心里有底,她马上说:“中,来吧,试试看。”

结果赵丽蓉还没演完导演就乐了,连声夸赞说:“赵老师您太棒了,浑身上下都是戏,这个小品就是您演了。”

如果说前一年的《急诊》中赵丽蓉只算配角的话,在《英雄母亲的一天》中,她就是绝对的主角。

与赵丽蓉搭戏的,是相声演员侯耀文。当年侯耀文早已功成名就,几年前成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在春晚也频频亮相。不过在这段作品中他几乎没有抖包袱儿,甘当绿叶突出赵丽蓉的表演。

在这段作品之外,赵丽蓉还出演过不少小品,在我看来,《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赵丽蓉最为精彩的一段作品。

她在这段作品中的表演轻松自然,活脱就像观众的一位长辈,或者邻居大妈。赵丽蓉在台上的表现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自然而然的本色展示,很多眼神和动作就像是下意识的,那是多年舞台经验的积累。

不过其后的两年,赵丽蓉并没有连续在春晚出现,她出演了几部电影,其中一部就是《过年》,这也是赵丽蓉演艺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电影作品。

1991年的这部《过年》由黄健中执导,从演员来看可谓全明星阵容。除了赵丽蓉,还有李保田、葛优、梁天、申军谊、丁嘉丽、六小龄童、史兰芽、马晓晴、胡亚捷、谭小燕、王丽云,每个人几乎都能撑起一部戏。从知名度上说,其中不少演员都超过赵丽蓉,不过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年轻演员扮演的子女们,而是赵丽蓉扮演的母亲,以及李保田扮演的父亲。

老母亲的戏充足而丰富,有被老伴惦记时的感动,有见到孩子时的激动,有对懦弱儿子的嗔怪,还有看到家庭破裂后的绝望和悲伤。赵丽蓉的表演充满生活细节,值得好好咂摸滋味儿。

这部电影的大特写特别多,很多时候就对着赵丽蓉的脸,那是典型的中国母亲的脸,让人感觉既亲切,又心疼。

为拍出东北春节的真实场景,《过年》大年初一在冰天雪地的吉林开拍,气温零下二十几度。片中有一场戏,需要拍母亲露着后背拔火罐。当时赵丽蓉已经60多岁,黄健中准备找替身演员来拍,可赵丽蓉坚决不同意。这场戏拍完后,赵丽蓉大病一场,落下了肺气肿。

坚持和认真没有白付出,赵丽蓉后来凭借此片,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过年》之后,赵丽蓉还和陈佩斯、丁嘉丽、倪大红等人一起出演喜剧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这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赵丽蓉扮演的老太太用假死办葬礼,来考验儿女们的孝心。

原剧本的老人是一个老头儿,陈佩斯年迈的父亲陈强想演,陈佩斯怕把老爷子累坏,将剧本中的老头儿改成老太太,随后邀请赵丽蓉出演。从年龄看,赵丽蓉比陈强年轻10岁。

在这部电影中,赵丽蓉扮演的老太太自己的葬礼自己说了算。多年后她本人因病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全然平静地接受,还对儿女们说,“到了最后,你们就听我指挥。”

再说回春晚小品。

赵丽蓉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春晚舞台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人气。1992年,赵丽蓉首次在春晚与巩汉林合作,一起出演了小品《妈妈的今天》。

从作品名称来看,这本是《英雄母亲的一天》的续集,不过从人物表现看,赵丽蓉扮演的老太太洋气了很多,不再像前者当中那么乡土。

这段表演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那段具有唐山特色的“探戈”——“探戈儿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蹿嘛两啊两回头,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儿,然后你再趟啊趟着走,这叫探戈儿。”

那个年代探戈舞步刚刚为国人所知,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别人跳探戈,就是通过赵丽蓉这段表演。巩汉林扮演的角色点评母亲的样子“有点儿教授风度”,这话有些夸张,但作品中赵丽蓉的很多动作确实可以用“帅”来形容。

1993年赵丽蓉没有参加央视春晚,不过她参加了央视台庆35周年的晚会,比较罕见地与蔡明、郭达合作,一起出演了小品《追星族》。

现在来看这台晚会也许不算起眼,但这段小品也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人甚至认为这是赵丽蓉最好的小品。

这段作品的内容极其生活化,赵丽蓉的表演朴实自然,塑造出一个对明星世界全然不明的老年人形象,“一会儿灯就出来”、“人家下班儿了”等台词让观众爆笑。

蔡明比赵丽蓉小很多,但也是小品舞台的熟面孔,只是和赵丽蓉合作极少。一起出演《追星族》,赵丽蓉认真的敬业态度、平和的处世风格给蔡明留下难忘的印象。

考虑到赵丽蓉年岁已高,台庆晚会剧组给赵丽蓉专门配了车。每次排练司机去接她,定好时间她从来不让司机等,总是提前15分钟赶到约定地点等司机——每次都是如此。

1994年赵丽蓉重返春晚,和李文启等人合演小品《吃饺子》。相对来说,这是赵丽蓉小品中相对较弱的作品,形式上以辩论赛的样式出现,老辈说教的意味有些明显。

1995年,赵丽蓉再度携手巩汉林,一起表演了春晚小品《如此包装》。这是赵丽蓉在人生最后几年奉献出的最优秀作品,“麻辣鸡丝”的签名让观众笑到喷饭,又唱又跳的场面也令人感佩。

在这段小品中,赵丽蓉重操旧业,唱起30年前的著名唱段“报花名”——“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

这两句唱词最初当然不是她的唱段,而是来自新凤霞,但仔细听赵丽蓉的现场演唱,60多岁嗓子依然韵味十足,尤其“看谷秀”之后多个“小拐弯”,实在耐听。

还不仅是唱,小品的最后段落是连唱带跳。那时观众眼前看到的赵丽蓉,散发出“老来俏”的舞台魅力,其实由于小时候练功比较狠,从1992年开始赵丽蓉就已经饱受腿伤的折磨。

《如此包装》的尾声,赵丽蓉跳完一段舞蹈后单腿跪地亮相。按照最初的设想,她应该是跪地之后单手直接上举,目视前方。然而直播的一刻,舞蹈动作之后因腿伤疼痛难以支撑,赵丽蓉跪地之后险些摔倒,下意识地伸手撑住,避免了舞台事故。

舞蹈结束之后的难受表情,与其说是小品人物的,不如说来自赵丽蓉自己。但她用力忍住,坚持把作品演完。回到后台赵丽蓉的膝盖肿得老高,到了需要做手术的程度。

1996年,赵丽蓉又和巩汉林、金珠等人出演小品《打工奇遇》。小品中赵丽蓉和巩汉林的一些唱段来自评剧唱腔,这对于赵丽蓉来说得心应手。而“货真价实”那四个毛笔大字,来自赵丽蓉半个月的勤学苦练。

不能说这几个字写得有多么优秀,更没有办法与书法家相比,但联想到书写者是一个没有上过学几乎不认识字的老人,内心就会肃然起敬。

1998年和1999年,赵丽蓉又和巩汉林一起出演小品《功夫令》和《老将出马》。从作品质量来看,这两段作品都没有办法和赵丽蓉代表作相比,但这已是赵丽蓉在春晚舞台最后的演出。

十一

就在1999年备战《老将出马》时,赵丽蓉被查出肺癌晚期。《老将出马》成为赵丽蓉的遗作,向观众谢幕挥手的镜头是她一生从艺留在荧幕上的最后镜头,而那首英文版《我心永恒》,也成为赵丽蓉的绝唱。

与病魔斗争一年多之后,2000年7月17日清晨,赵丽蓉因病逝世,享年72岁。十天后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超过万人自发前往,含泪送别这位曾给他们带来无数欢笑和感动的老艺术家。

十二

“咱们老艺人有个准则,叫做能耐大值钱,架子大不值钱。我自己有点儿成就,都是观众给的。”赵丽蓉曾经这样说过。

赵丽蓉离开深爱她的观众已经整整20年,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时间好像没有那么长。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赵丽蓉《如此包装》台词

如此包装

郑倩华

B:男主角; G:女主角; P:女配角

B:哟哈哈哈哈哈……哎哟,也不知到老太太今天能不能来?如果真的把老太太请来了,我们的明星制作就会……

P:老板!老板!

B:哎,赵老师的事办得怎么样?

P:老太太录像的事成了!

B:哎哟哟哟哟……我们的财运来了!哎,她什么时候到?

P:一会儿就到。

B:马上准备一下,快,要快,要快!就等着老太太上来了……

G:屋里面有人吗?

B:赵老师!

P:这位是我们的经理兼艺术总监。

B:哎呀哈,你好,你好,你好,哈哈哈……

G:哎哟,这闺女长的可真靓哪!

B:噢不,我是男性!

G:哟呵呵,我没看出来……

B:呵呵……

G:我就看你的小辫儿。

B:啊哈哈!

G:真对不起呀闺女,啊,男性!

B、G:哈哈哈哈……

B:啊,好好好,不要客气,赵老师您请坐,您请坐,啊啊……赵老师,我们这次请您来是要给您拍一部“评戏”的“MTV”。

G:“MTV”?

B:是啊。这个“MTV”是一种现代化的电视艺术创作。

G:啊,我看过,看见过。

B:啊啊啊。

G:电视上演的,有唱歌的“TV”……

B:对。

G:也有跳舞的“TV”,还,还,还就是没有“评戏”的“TV”!

B:因此,本公司为了宏扬民族艺术,就要给您拍这部“评戏MTV”。

G:那就太好了,不为这个我还不来呢!

B:好啊!

G:我真激动啊!

B:好!

G:哎呀,高兴!那就“TV”吧,先“T”哪?

B:先!哈哈哈,不是先“T”哪。不要着急,您请坐啊。在这个拍摄之前,我准备对您进行一次全新的包装!

G:包装?

B:是啊,这个包装是一种潮流。很复杂的。比方说您讲话的声音,这就需要包装。

G:那咋包哎?

B:您听听您听听,“那咋包哎?”不行,您这个腔调一定要改一改。

G:改不了啦,都六十多年了,就连说梦话也是这味儿!

B:一定要改。本公司是要把您推向国际,培养成为世界级的大牌明星。因此您讲出话来可千万不能老是“咋呀,咋呀,咋呀,咋呀?”这样,我挑几个时髦的语音给您点缀一下。比方说您见了人可得打招呼,您就可以这样:“嗨!”

G:嗨!

B:恩哼。

G:恩哼。

B:嗨!

B:哎哟,呵呵呵呵,您学得可真像!

G:就这么说话呀,那我也会呀。

B:哦,您会说?说一个我听听。

G:先生,

B:哦?

G:你的小辫子好好漂亮!

B:啊嘿呀哈哈哈……老人家,你讲得这是真的么?

B:说得好!

B:这就是语言包装。

G:这就是不让好好说话。那怎么咱们“TV”吧。

B:哎嘿嘿,不要着急啊。光这个语言包装还不够,您的名字也需要包装。

G:名字也包装?

B:是啊,我们的录像带是要海外发行的,因此您的名字叫出来一定要响亮!这样,我给您选个艺名儿。

G:啊,这个我知道。知道!我们过去那个老艺术家,你就拿“小白日栓儿”说吧。他的艺名字叫“小白日栓儿”,他的真名字叫“李得文”。你就拿我说吧,我的真名字叫赵丽蓉,我的艺名字,还还还叫赵丽蓉。

B:那就不行啊,你看那些国际的大牌名星,哎哟,他们的名字叫出来非常的漂亮。什么这个“马丽蒙太丝”,“波姬小丝”。都带个丝字儿。因此,我决定称呼您为:“马丽姬丝”。

G:马丽姬丝?

B:怎么样?

G:这么说我们都是“丝”字辈儿的?

B:哦,对对对,你们都是“丝”字辈儿的。

G:我叫啥“丝”儿来着?

B:马丽姬丝!

G:马“勒”姬丝!

B:好吗?

G:马“勒”姬丝……

B:记住了?

G:记住了,“麻辣鸡丝”!

B:哎不……

G:你可真能逗啊!那你咋给我起个菜名儿啊?

B:哎,这,这个不是菜名儿。呃,反正,甭管怎么着,在本公司,您就叫这个名字。

G:“TV“吧。

B:啊,不要着急。赵老师您请看!

G:这是啥?哟呵,这咋这么多钱呢?

B:这都是给您的。

G:哎哟,这,这真是的,哈哈……

B:不要激动。

G:哎呀,你说你给我“TV”,你还给我钱?这不合适啊?再说这也太多了!快拿走两骡去。

B:哎,嗨嗨,嗨嗨,恩……

G:这给你一骡……

B:哎呀,赵老师,这是您的“劳务费”!

G:哎,要说这钱呐,可真是好东西。你就拿我们拍戏说吧,正需要钱!

B:好好好。

G:我真得谢谢,总,总啥来着?

P:总监。

G:啊总监,总监……

B:不要客气,不要客气。现在就请您在合同书上签个字。

G:还,还签字儿?

P:按手印也行。

B:对,按手印儿。

G:按手印方便。不行,我咋一按手印儿就想起那“杨白老”来了呢?

B:哎呀,两码事儿嘛。好,我看你还是签字吧。

G:哎。……中了

B:啊,好好好好。

G:“TV”吧。

B:不,赵老师,现在我要给您交代一下,既然在合同书上签了字,就要服从本公司的安排,不然的话,我就要从您的劳务费里边扣除一部分。

G:那就说这钱还指不定是谁的?

B:啊,哈哈哈,那不是那个意思……现在请您试试服装。

G:好。

B:这个服装嘛也是我们包装的一项重要内容,穿上之后一定要显得您,啊……哎,赵,赵老师,这,这个不行。请看我为您设计的服装。

G:还给我做新衣裳了?真是的!啥材料儿的呀?

G:不行!不行!后颈那儿还没缝上呢!

B:哎,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包装效果。

G:那你没包上呀,都漏着呢!

B:再换一件。……这件?》

G:这还没上袖呢!

B:再换一件!……总可以了吧?

G:中,这好歹是件儿衣裳呀。

B:哎,穿上看一看嘛。……哎,哎哟,多么新潮啊。感觉怎么样?

G:感觉?感觉它咋就不像我们唱评戏的呢?

B:赵老师,这怎么会不像唱评戏的呢?

G:不是不是,大兄弟……

B:什么?

G:不是,总务。

B:总务?

G:总统!

B:总……

G:总监呐,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B:不要说了,您现在是本公司的签约演员,就应该服从我的安排,不然的话,我就要……

G:扣钱!那,那就穿着吧。

B:好,现在请您吧我们要录制的评剧“暴发名儿“准备一下。

G:那还要准备?这不就伸手就来呀。

B:啊,哈哈……

G:(唱)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开了不休,哦哦哦哦……春打六九头……

B:停!真没想到您唱了这么几十年还是这个老腔老调。另外,您这个动作过于“城市化”。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新潮式的表演,动作做出来要有爆发力,不能是那个样子!应该是这样:“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你这样表演才能火嘛!

G:火?

G:(唱)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B:嗨呀,就是这种感觉!准备一下。……开始

G:(唱)六月六……(老腔老调)

B:错啦。

G:哎呀真是,我再找找,我再找找……这回行了……(唱)六(老腔老调)我又错了,嗨哟,这可真是……

B:好了,好了。看来要对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包装。各部门注意,灯光、音响配合好!带耳脉。

G:啥叫“耳脉”?

B:“耳脉”,带上就知道了。演员到位到位!真是的……

G:啊,听不到了。

B:哎呀,不是让您听,是让您说话用的……到位!准备,开始!

G:哎呀,啥来了?

B:跑什么嘛?上场。

(青春组合准备伴舞,与赵老师打招呼。)

G:嗨!这都是唱评戏的?

B:呃,这都是为您包装,给您伴舞的。

G:这不搅和了?

B:放心吧!……音乐,开始!

(奏乐)

B:上。

G:这跟不上啊。

B:哎呀上吧!……跟着走……对……上边儿……下边儿……左边儿……右边儿……转圈儿,转……哎呀,唱呀!

G:我唱,唱不出来。

B:唱不出来就说。

G:我说啥呀?

B:“RAPO!”

G:啥叫“RAPO”?

B:这个节奏就是“RAPO”!把那词儿都给我说出来。

G:哎

B:春季里开花……

G:春季里开花……

B:十四五六……

G: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头。

B:就这么说。

G:啊就这么说,啊就这么说。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B:哎哟,呵呵呵……哎哟,呵呵呵……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好好!

G:这还好呢?

B:哎,好极啦!

G;这叫评剧呀?

B:这,这就是我们包装出来的评剧!

G:你别瞎说。我算凿么透了,就你们这种人,把我们这些好玩意儿都给糟蹋了。

B:呀呀,老脑筋要改一改啦……

G:我不干啦,给你!

B:赵老师!今天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G:你凭啥?我卖给你了?

B:哼,白底儿黑字儿签着你的名儿,不然我可就要上法院。

G:我说我不签,你别让我签,我签……告我去吧!

B:哎,我提醒您,这可签着你的大名儿呢!

G:我签得是啥?

B:哼……嘛辣鸡丝?

G:我不干了。

B:你怎么能签这个名儿呢?

G:你让开,别挡着。

B:别别别,赵老师,你不能这样。赵妈,奶奶!

G:我走了。

B:别别别,姥姥,姥姥哎,您不能走啊!你一走我们公司那就完了!

G:完了?

B:啊!

G:恩哼。嗨!……

(幕落)

相关文章:

  • 《茶小学生廉洁教育微电影》台词完整版
  • 朱迅尼格买提小品《当我们老了》台词剧本完整版
  • 冯雷文松小品《加油吧爸爸》台词剧本
  • 王宁小品《后悔药》台词剧本完整版
  • 董建春李丁相声《和一个人说再见》台词完整版
  • 方菁萍梁雪小品《“礼”尚往来》台词剧本/喜剧+
  • 桑可舟王得智苏晗小品《诗名在外》台词剧本/喜剧+
  • 张老思王萌李里《聪明的老思》台词剧本完整版
  • 祝晓晗《带着爸爸去相亲》台词完整版/喜剧+
  • 金霏陈曦付朝奎小品《保安之如此教练》台词剧本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