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台词【我在故宫修文物800论文怎样看待这一事情?】

我在故宫修文物800论文怎样看待这一事情?

红墙,高檐,琉璃瓦——紫禁城历经数百年,依旧雍容华贵,随时光的流淌,做一个“迟暮美人”。如今,它已作为博物馆向百姓开放,游客们怀着崇敬和好奇,赶来一窥它的豪华精致。殊不知,有这样一群人,工作地点就在故宫,而工作内容是修复故宫里的珍贵文物。我们眼中的神秘,却是他们生活的日常,他们用一双双巧手使文物“再生”,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

“他们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纺织组陈扬笑着坦言:“刚刚毕业进来的大学生会有很长一段适应期,这里太安静了,就像与世隔绝一样,有时候我都不敢说话。”小小的屋子里更多的是沉默,他们用心灵与文物对话,使价值连城的文物重新焕发出光彩。陈扬用“缂丝技术”恢复乾隆时期的丝织匾额,因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技术,一天下来只能织出几厘米。“坐得住”、“静得下心”成了他们工作的关键。那些古老的手艺在他们手中得到传承,一代代匠人用他们的执着与热爱,跨越古今,为我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现代社会将我们裹挟在时代的浪潮中飞速前进,所以我们更应坚守一种工匠精神,细细打磨,追求完美。故宫文物修复科钟表组的王津,打小就进入故宫拜师学艺,打杂五年,才渐渐上手修复文物,如今,他即将退休。今年,他历时八个多月修复了一个大钟,纯粹的笑容展现在他的脸上。但是望着橱窗里静止不动的钟,他无奈地对着镜头说:“有点心疼。”是啊,默默付出这么久,终于让钟上的动物跳动、歌唱起来,变得鲜活。但是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仍是静止的钟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他们并不是刻板的一群人,他们带着对职业的热爱,使自我的生命得以张扬。正如雕刻组屈峰所说:“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不同的人,相同的是执着与热爱。更让人感动的是那一幕幕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早上上班时,推开朱门,御猫在檐头跳跃玩耍;闭馆时,他们骑着自行车,在空无一人的大殿前兜兜转转,感受常人难以体会的宁静氛围;几百年前栽下的杏树结满了黄杏子,阳光下,众人拉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欢笑充斥着小院子… …

大国工匠精神在这部纪录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这个日益功利的世界里沉潜于心,蜗居在小小的一隅,凭借巧手神思,让我国传统文化重新散发光芒。反观当今社会,有几个人会为自己奔波忙碌、追名逐利的生活感到虚无失望呢?又有多少人幻想着在生命里能有这样一场神秘的相遇?期盼着,期盼着,能有更多的人传承我们的古老手艺,能有更多的珍贵文物重见光明!

“国家宝藏”火了,原因为何?

最近央视酝酿了两年的真人秀《国家宝藏》终于开播了。凯凯王穿着龙袍演乾隆,李晨演绎宋徽宗守护《千里江山图》,梁家辉娓娓道来和故宫的渊源,节目仅播出了一期就获得了豆瓣9.3的高分,央视的清流综艺又+1。

《国家宝藏》据说是为了迎接故宫即将来临的六百周年诞辰,故宫博物院携手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举行的一场国宝特展。每期节目都为大家展示馆长挑选的三件国宝,每个国宝搭配一个明星守护人,来给大家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通过大家的投票,其中只有一件可以入驻故宫的特展,有点像文物版的《中国有嘻哈》,大家一起给国宝打call。

王凯在节目中守护的是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彩釉大瓶,长这样。

节目为了寓教于乐,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国宝的故事,还有一个类似《演员的诞生》一样的环节,明星演绎一段关于国宝的脑洞历史故事。王凯这段我觉得是最好笑的,他演了一个被全方位diss审美的乾隆。

一心想要打造一个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却被大臣吐槽一个瓶子17中花色,有点过了。

乾隆不服,就是要过!还说如果王羲之、王公望这样的艺术大家在此肯定能体会他的赤诚。

然后梦里,这些本尊集体来吐槽了。

王羲之,吐槽盖章。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个盖章精,据记载私藏印章1000+,凡是看过、喜欢的字画都要盖,看看给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盖成什么样子了。

黄公望,吐槽题字,《富春山居图》竟然提了55处。

乾隆还给他们看了自己要做的集历代之大成的瓷瓶设计图,两位艺术大家表示:辣眼睛,欣赏不了。

爸爸雍正也空降现场,又将乾隆的“农家乐”审美diss一番,简直丢了大清的颜面。

下面这个网友p的图应该很能代表父子二人的审美差异了......

但是面对这些质疑,乾隆也毫不退缩,不怕后世的嘲笑质疑,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从好笑变成好燃,一段简单的脑洞故事不仅讲出了瓷瓶的历史,呈现了大家的质疑,还还原了那个鼎盛时代的包容和多元。真的做到了张国立开场讲的那句“让国宝活起来”。

“活起来”可不仅仅是明星和脑洞故事,还有国宝背后那群真正默默守护的人。这一part有点像去年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总谈匠人精神,《国家宝藏》这档综艺节目在现场给我们原原本本的还原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李晨守护的《千里江山图》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保存千年还如此鲜艳的色彩。

在如今我们修复古画最难的环节之一就是找这些古代的颜料。节目里请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传承人仇庆年先生。

他带来了各种颜色的原料铜矿、金石、朱砂,为大家讲述艰难的开采过程,现场挑选研磨筛选,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

仇先生说单是研磨这一道就要每天8小时,20天,160个小时才可以达到画家要求的细度,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来之不易了。可惜像仇老这样的技艺却没有传承人,他只好硬拉着子女跟他学来传承下去。这是匠人精神,把一生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文物修复这一伟大事业。

第三位守护人梁家辉,虽然一口港普但不影响他娓娓道来自己和故宫的渊源。他82年来故宫拍《垂帘听政》,那会儿故宫还没什么游客,他每天都会骑自行车逛一逛,故宫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

他守护的石鼓号称是“中华第一古物”,上面刻有从大撰到小撰过度的一种文字,被称为石鼓文。梁家辉说,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

而作为石鼓真正的守护人,梁金生一家几代人可以说都是为守护石鼓而生,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梁金生的爷爷负责石鼓的押韵,护送石鼓走过了大半个中国,历经了十六年之久,梁家的几个兄弟姐妹也都出生在这南迁的路上。

梁老说想把自己后半辈子都交给故宫,不遗余力地奉献。

如今已经69岁的梁老被故宫返聘,继续做清点文物的工作,共计186万余件都是梁老一件一件数出来的,耗时7年,但梁老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他觉得通过这些清点他可以和已经流失的时间进行对话。

看完《国家宝藏》我觉得他像是《演员的诞生》+《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综合版,并且没有那些营销炒作和乱七八糟的剪辑,我看到了赤诚。综艺和明星都只是它的外壳,内里包裹的是严肃认真的文化传承。通过明星的演绎,深入浅出的让大家了解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既有营养又有趣。真的是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里预告一下,易烊千玺、段奕宏、雷佳音都在来的路上了,这节目追不追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之前我看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讲座,这个单院长很厉害,他关闭宫门让外国贵宾步行参观,绝不开特殊的方便之门。他说要让“故宫人”迁出故宫,故宫不是停车场。他一直强调要让文物有尊严地展出、让观众有尊严地参观、让文化也要有尊严。

我觉得《国家宝藏》就是一档向文化致敬的节目,文物不是冰冷博物馆的陈列品,他们不仅凝聚了工匠的们的心血,他们也有故事有温度,还有这一代代人赤城的守护。

如何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1、这个片子的主题其实并不是后来有些媒体说的工匠精神,只能说它拍摄的恰好是这样一个职业人群,真要总结的话,它其实是一个在历史纵横感中思考工作意义的片子。不知道大家留意这些旁白没有: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钟表馆里这些藏品,很多是王津年轻时修过的钟表。现在,他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了。这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我们的职业生涯,能留下点什么给后来人。

一些有小瑕疵或不合格的瓷器,都要被打碎并集中掩埋,防止流入民间。正品就被送入紫禁城。同一窑炉烧造的瓷器,自此有了不同的命运。在这次展览中,它们实现了跨越五百年的历史聚会。

周一故宫闭馆,骑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对谁都是难得的人生体验。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

王五胜很快就要退休了,故宫还有不少地方他也没去过。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

故宫钟表还留有上千件,一个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师徒传递来完成。

在高楼越来越多的北京,当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在办公桌旁,放上盆栽和小型绿色植物时,他们还可以在瓜果飘香的环境里工作、生活。

在堵车已成常态的北京,大部分工作单位是早上9点上班,但故宫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了,当妈妈带小孩的女士,就要度过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

书画作品,往往百八十年修复一回,现在的人,可以看出上一个修复者当时的技艺如何,甚至可以猜测他当时的心理和外貌,这是一种穿越古今的奇特体验。其实,一个书画修复师的一生,能修到顶级名画的机会也不多,日常工作中,像这样的修复还是占多数。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长或短的职业生涯,最终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也许很多,有些是能让人依依不舍的。

当我们看到一双二三十岁的手,在修一个二三百年甚至两三千年的文物时,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很长,好几十年,但如果你是一个修复师傅,跟你面对的文物相比,好像你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这个匆匆过客又能留下什么呢?

从事这个工作的人,会因为这个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了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么看待这个工作,怎么看待生活,又和别的职业人群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一直在好奇和思考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职业,我自己换过几次工作,有很多职业困惑,到现在还是会有,所以就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观察他们。以前也看过一些拍手工艺的片子,但是我不想再重复这样的调调:一群道德高尚的人,做着一个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工作,严守着人类最后的微光……

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切入点,让大家有了共鸣吧,看着他们也会想到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还有,我觉得,这部片子后来的轰动效应,用耳目一新的视听语言去讲述、去展现可以退居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大家被我们文化中那些精彩的东西、有美感的东西和这些可爱的修复师傅们打动,他们确实太可爱了,我们其实历来都有工匠,但是缺少对工匠的尊重。因为这样一个机会,大家认同了一个冷门职业,还是很欣慰的。

2、关于这个片子的由来和制作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拍摄故宫,第一次是5年前,2011年,当时作为分集导演跟着徐欢老师拍摄故宫系列第二部《故宫100》,100集每集6分钟的短片。与此同时,制片人雷建军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在做各个修复组的田野调查,写调查报告,关于各种工艺各个师傅的介绍、历史沿革、来龙去脉等等。只是办成一件事,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好像是央视和故宫都有领导职位变动吧(可能是),就暂时搁置了。这次恰好是2015年故宫建博物院90周年,领导们觉得这个项目好,就重启了。

这次拍的不再是历史题材,是现实生活,既有修复技艺、藏品展示,也有不同性情的人物、还有故宫生活细节,开拍前列了拍摄大纲,总结了“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4个字,就是物件、事件、人物、还有情感层面的东西都要有。

清明节后,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最高峰也就5~7个人的摄制组(一方面是为了文物安全不进太多人,另一方面也是资金有限),与修文物的师傅们,同吃同工作,慢慢就互相熟悉,互相信任了,坦诚相待,真城沟通,都是认真做事的人,还是容易成为朋友的。

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很少的钱、很少的人、很短的时间怎么能完工?第二个难的,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怎么让完全外行的人看得下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看得下去的一部纪录片?

钱的事我不方便说,还是制片人和出品人说合适,我只负责内容。

现场拍摄的时候最高峰是7个人,有特殊摄影和负责协调的外联制片进来的时候是7个,一般是5个,两个摄影师,每人各带一个助理,这回要拍十几种工艺,每个组平均下来要兼顾五六个工艺,两个助理同时还兼任现场制片、导演助理等各种任务,我要串各个屋子、整理信息写脚本、设计方案、剪辑,相当于是足球场上一个球员要能打多个位置吧。我其实挺想对这些认真负责的组员们道歉的,我还是犯了不少错的。

当时只有半年的制作周期,所以是连拍带剪,周一周五拍,周末剪辑,三四个月完整拍摄完成后,又用了三四个月剪辑。

怎么让完全外行的人看得下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看得下去一部纪录片?这个蛮难的。其实我自己平时就不怎么看(非常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后来想想,我以前做的那些短片好像也不能叫纪录片,叫短视频好像更合适,然后每年过年回老家,面对9个表弟9个表妹,也解释不清楚我的工作,他们也不看。

想到我平时不怎么看纪录片,但喜欢看文学作品,所以当时剪辑的时候,就把它当成写作文、写小说,按照心目中一部小说应该有的样子去剪辑。它的结构其实借鉴了四大名著《水浒传》,因为这套片子要讲十几种工艺,每种工艺有两三个主要人物,有二三十个人物形象要塑造,这就涉及到群戏的问题,《水浒传》可是讲了108个人,最终这套片子就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多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了。其实真正故宫工作生活的节奏是很慢的,最后的片子节奏感还是蛮快的吧。

我最早是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的,当时很幸运的有机会拍了一年世博会,2010年,基本上把每个国家的建筑设计、展览布置、演出、场内宣传片都看了一遍,而且是一年时间内不间断地看,而且上海可以说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了,这对我还是有很多熏陶的。后来又到北京拍了故宫100,又很幸运地把中国一些最好的东西看了,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吧——我们文化中其实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如果不经过现代趣味的处理,可能大家真的久而久之就不看了,不知道了。有什么办法能让80后、90后、00后、10后,也对中国传统感兴趣,也觉得它很值得一说、值得一看、值得去追,可以像韩剧、日本动漫、美剧英剧那样去追?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吧。中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竞争非常激烈了,每年制作完的,你我能从屏幕上看到的,也许十分之一不到吧,可能是这么个数据,而且中国的观众消费的可是全世界的文化产品啊,中国做得不好可以看国外的。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除了把传统的东西做现代化趣味处理,还有一个是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平衡。其实完全可以把素材剪成一个修文物的技术讲解片,但看得下去的估计就是几万个从业人员了。上学的时候不太喜欢本专业的课程,就老去旁听别的系的课,翻过一套丛书《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很受启发,每一本都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向外行讲解本专业的知识,平时建筑系、美院的讲座课程也去听,另外,历史系还专门有门课就叫《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应该说是运气很好地把大学以来感兴趣的东西融入到这样一部片子里了吧。有那么多人喜欢还是蛮安慰的。

近年来纪录片之中的匠心之作。

脱开拍摄手法和镜头运用,《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已经在选材和立意上别出心裁——

匠心。这两个字贯穿《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本片的精魂。

片中为我们展现的文物修复者以一颗匠心行世,而导演同样是以如同艺术家的匠心来拍摄全片。此片首次为我们揭开了隐于文物背后的修复大师的真面目,其中所有的人都有着近乎隐士般的淡薄和执着,他们侃侃而谈,气定神闲,在不觉间就能引起你对他们的倾佩,甚至对这份职业的向往。

这是文化和修养的力量。有人戏称这是中央美院的毕业就业招聘宣传片,不过,我相信,一定有人因为看了此片而立下修文物的理想。

这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力量。除过匠心,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纪录片通过对几个不同修复方向,但同在故宫工作的匠人日常的采访,在涓滴间渗透出对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思考,数代匠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时代在变,文物保护的技术也在进步,但一种匠心精神,却始终不变,文化的传承,也在此间体现。

总而言之,《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

有什么政治历史方面好看的纪录片,有何推荐?

订阅

今天为大家精选了这9部豆瓣评分超9.0的历史纪录片,值得陪孩子一起看。影片讲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从紧锣密鼓的书本知识中,走出来,跟着精美制作的纪录片来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1.河西走廊(2015年)

豆瓣评分:9.5

内容简介:

《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以每集50分钟、总共十集为一系列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由汉代到直至今天的历史。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留意哦!

豆瓣网友评价:

@面百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汉帝国抵御匈奴、驰骋边疆的大快人心,到唐宋元中原文化与西部民族的宗教信仰相融合,这部纪录片一气呵成,大气磅礴。文案极其优美有韵味,音乐更是加分不少。就是最后一集现代化的进程让人在期盼中又有点失落,历史已经回不去了,希望往后能再看到中华儿女那种坚韧勇敢的品质。

2.二次大战启示录(2009年)

内容简介

对于二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留意这一部纪录片,因为该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精彩的影片为方式进行述说,这些影片包括业余者拍摄的影片、最高机密的影片、当年未使用的新闻影片,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感。

@牛佬:全景式展现二战,许多珍贵的画面和丰富细节,精彩。

@……:Once upon a time,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nstinct lets people to accomplish many great things, but then all human warfare and man-made disasters is because the human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too

3.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

豆瓣评分:9.4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与我们之前所看过的历史纪录片有点不同,只有单集50分钟,一共3集的短片却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该部记录片朴实、大气地刻画了故宫书画、青铜器、木器、陶瓷等文物修复过程及修复者的生活故事,展现了文物修复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与文化源流。

@沉歌:放在繁华都市的中央,故宫的人事物仿佛是被无形屏障保护起来的另一个宇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机会能够成为顶尖匠人挑战专注力的极限真是很幸运的事。

@莹小幔:拍的很浅显、很生活,看完之后再看每一件年代久远的藏品都会变得不一样,沉浸入一门手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生也是一瞬,人也单纯专注!手艺人的可爱和可敬!

4.玄奘之路(2011年)

《玄奘之路》这部历史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西游记》中的三藏法师,纪录片以12集为一季,单集片长30分钟的方式力求还原为求大乘佛法,走遍一百一十个国家,途中经历千辛万苦的真实的玄奘法师。豆瓣上曾有人评论“纪录片《玄奘之路》将史实与剧情做了一个很完美的结合”,所以,想要了解多一点玄奘以及他是如何求取大乘佛法的同学们可以去看看!

@晴天一身雨: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调落,我才赶到这里……这个译文太好了,听着想哭。

@tikey:宏伟的画面和精良的制作不同于以往的佛教题材纪录片,。玄奘法师的学识叫人赞叹不已,在印度学成后的全国辩论大会上,论主玄奘提出,如果有人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历经5日,无一人挑战,玄奘不战而胜。

5.中国远征军(2005年)

深入中国远征军征战的中缅遗址,采访二十多位战争亲历者和研究专家,走过中国远征军曾经作战过的地方,汇集成这部纪录片,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远征军的足迹以及步伐,以及当时的历史。

@果果:片中的很多地方都去过,所以更深刻的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很喜欢纪念馆中的一句话:“凝聚力量,振兴中华;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anker:清明节去云南腾冲远征军烈士陵园扫墓,对远征军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前只是听说过远征军,并不知道远征军如此的英勇。回来看了远征军的纪录片和电视剧,得确很棒。非常佩服当年***的爱国热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畏艰险。戴安澜的200师和孙立人的新38师在战场上打了漂亮的战役,为中***队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6.艺术的力量(2006年)

豆瓣评分:9.3

BBC年度纪录片《艺术的力量》,短短的八集为我们展现包括卡拉瓦乔、伦勃朗、雅克、梵高等八位艺术家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呈现时代下艺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历史中那些难以忘怀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哦!

@——:看过梵高这部,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阿尔那一段啦。喜欢《吃马铃薯的人》,他思想的核心,作为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的人生命题是救赎也不难想象。在法国学画那段也很有意思,学毕沙罗学修拉,我对前印象派真的没抵抗力,影片说要学习印象派只需在塞纳河河畔待上一段时间就够啦,真是太太。。。

7.幼童(2004)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远赴重洋,见证着近代历史的变迁,从初涉陌生的美国、适应甚至成为出色的学生、到留美幼童计划的中途夭折,这一切的背后究竟如何?这些幼童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留美幼童?历史给予他们何种变化的命运?

@Rurutia:历史的烟尘 1919年,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时候,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他们满口地道的英文,保留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在一个***了的社会,他们不但会被人看成前清遗老,还有洋奴之嫌。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

@糖衣炮弹:高中时看的,感受了我们国家的泪水与痛苦。这些小小的幼童扛起了全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团队才是真正的业界良心。

8.故宫100(2012年)

豆瓣评分:9.2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对故宫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观看《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看到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纪录片一共由100集组成,而每集虽只有6分钟却内涵丰富,从紫禁城到广场、午门、五凤楼等地方展开叙述,为我们揭开故宫的背后故事。

@回望长安已苍老:大事小说,大筑白描,大美无言

@方迹:中国纪录片的特点是解说非常棒,甚至过于显眼,而画面、音乐等的水准较差。《故宫100》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像51集虽然没有任何台词,但是画面和音乐却很有张力。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关于故宫的最好的纪录片。

9.敦煌莫高窟美の全貌(2008年)

对敦煌莫高窟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关注这部记录片,这部纪录片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并且公开了30个洞窟的面貌,本部纪录片会采用历史引入与壁画介绍的形式展开,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景象,呈现出敦煌莫高窟华丽而又朴实的历史厚重感。

@乌鸫: 慢、净、静。很多细节的知识。

@王卡:太太太太太美了,感动

10.新丝绸之路(2005年)

这部纪录片由中日合作制作的,在这部长达10集,每集89分钟的纪录片中我们不仅可以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的宝贵的文物以及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历史发展,为观众揭开了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

@夏奈:将“丝绸之路”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形式来述说,重点展现佛教文化在这条思想之路上的兴衰,每集看完都有时过境迁的苍凉感。经历了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变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唯一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归属和依恋感,而人们以为早已经飘散在风中的历史,在日常的点滴和传统的音乐中悄悄流传了下来。

相关文章:

  • 苗阜 王声相声《打灯谜》台词/2016元宵晚会
  • 宋小宝袁姗姗小品《日夜男女》台词剧本
  • 邹德江李立山相声《夜班岗》台词完整版
  • 贾玲小品《喜乐街-女神与女汉子》台词剧本/2015年央视春晚
  • 孙涛朱迅小品《喜事成双》台词剧本|中国梦·劳动美
  • 苗阜王声相声《二维码时代》台词/2019江苏春晚
  •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台词字幕完整版
  • 邵峰孙浩小品《整明白再说》台词剧本
  • 孙涛小品《美丽的传说》台词剧本
  • 邵峰黄杨小品《要面子》台词——欢乐饭米粒儿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