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摔跤吧爸爸结婚女孩台词【还是屈服于父权?】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这部电影主旨是美好的,呼吁男女平等,但现实远远不是一部电影可以改变的。电影中父亲为了让女儿在国家馆继续学习,卑微的在主席面前解释,甚至流泪。其实联想一下我国的奥运冠军,退役后他们很多人过得也并不好,他们也曾今为祖国挣得荣耀,却又很快被遗忘,就像电影中的台词,当你盘子里没有食物时,你难道要吃奖牌?印度从上而下的官员都享受目前的社会情况,女人就要为男人服务,指望他们改变不可能的,真理永远都在大炮射程之内。

《摔跤吧爸爸》经典台词对白语录都有哪些

1.从出生到死亡,你的人生就是场摔角赛。

2.当你内心充满恐惧时,拍拍你的背,找回勇气,你就会好起来!

3.正面迎战吧,这正是你生来的目的!

4.无论是男孩拿到,还是女孩拿到,金牌就是金牌!

《摔跤吧!爸爸》里的吉塔如果一直没有得过冠军,他爸爸的教育还会被认可吗?

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有点像咖喱,给咖喱下定义的是英国而非印度,因此咖喱可以被看作是文化上的混血儿。

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它的骨骼是宝莱坞式的叙事风格——前急后缓,前半段叙事、后半截抒情;血肉却是用好莱坞式的价值观填充而成的。

《摔跤吧!爸爸》是主流价值观念的集合,爱国、平权、励志、热血、亲情,个体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排除万难、不懈努力并最终在挥洒无尽的泪水、汗水之后赢得了胜利。这些元素就像是蔬菜丁和肉丁,浸在咖喱里就变得有印度风情了。

电影的海报都是咖喱色的。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而成。国家级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 饰)为生活所迫,放弃了为国争光的梦想,偶然间发现自己的女儿们有运动天赋和潜力。他不顾家人和社会的反对,开始对女儿们进行斯巴达式的高强度训练,最终培养出了能在国际竞赛上为印度取得荣誉的一流女性摔跤运动员。

作为一部传记类电影,《摔跤吧!爸爸》的本质仍然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为了追求戏剧性而对真实人物样貌、真实事件过程进行篡改也只是一种艺术手法,构不成犯罪。

现实故事中,大女儿吉塔·珀尕在英联邦运动会的决赛场上以一比零、七比零连胜两局,轻松击败对手;电影中则变成了最后关头绝地反击,实现惊天逆转。

法缇玛·萨那·纱卡饰吉塔

电影将国家队摔跤教练塑造成一个阴险、无能、妒忌心强的反派角色,令电影创作者陷入被告上法庭的危险之中。

现实生活中,吉塔的教练称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从没插手干涉过国家队的训练。

所以,教练嫉妒父亲而致使父亲未能目睹女儿走上领奖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被列为电影重点表现对象的二女儿芭比塔,在同一届运动会另一级别的摔跤比赛中拿到了一块银牌。

看啊,电影里的爸爸说得没错:只有夺得金牌才会让人记住你,拿到银牌的话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

电影名“Dangal”直译过来其实只有“摔跤吧”这一层含义,后面加上一声对斯巴达爸爸的呼唤,也不会与电影的主题和内容产生不和谐之感。

阿米尔·汗饰演的这位斯巴达式的摔跤手父亲是电影真正的主角,尽管故事展现的是父亲培养女儿的过程,旁白的发出者是侄子,但整部影片从开始到最后,被审视、被赞美、被认同的对象其实都是这位父亲。父亲既是整个故事成立的前提,又是整个故事核心精神的实体化身。

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平权思想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他对自己的四个女儿并没有抱任何期望,甚至因此一度放弃了让孩子子承父业、为国争光的夙愿。

女儿们通过街头斗殴展示出自己的潜能后,父亲对女儿们的性别气质期待产生了改观。只有儿子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被认为是可以由女儿完成的。

她们从打赢男孩子的那一刻起,就不再以纯粹的女儿身份存在了。吉塔和芭比塔不过是印度版本的“胜男”和“冠男”,生理性别被父亲置于性别气质期待之后。

在这种期待的促动下,父亲一手改造了她们的整体形象——裤装、短发,这在印度小村落里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阿米尔·汗饰演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种种流言并没有成为摔跤训练的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独裁者父亲的存在。

前国家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在印度村庄中是位人物,没有人能当面与之抗衡。强大的男性尊亲属本身就是一种强权的载体,当这个载体的暴力指数达到无人匹敌的程度时,被这个载体认定的东西也将必然获得发展。

电影里的马哈维亚除了和女儿们讲理,其他时候能动手解决的基本不动口。村里人能做的,也就是嘲笑和传谣,并没有(或许也不敢)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阻拦行动。

在受到印度小新娘哀叹印度女性悲惨命运的触动后,摔跤被姐妹俩视为寻求人生另一条出路的方式。父亲的期待被内化成女儿们自己的追求——要赢,只有不断地赢下去,人生才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否则只能找个人嫁了,回家做饭、伺候丈夫、带孩子。

吉塔进入大学后,过上了截然不同于普通农村女性的生活。在这个阶段,“胜利”的附加值仅仅等同于个体的自我满足,所蕴含的能量自然比不上对改变命运的渴求。

回到家乡的吉塔完成了自我成长中的重要环节——“弑父”。

在父女对抗完成之前,马哈维亚的权威是不可撼动的。他负责发号施令,所有的决策既不能被质疑、也不能被拒绝。包括妻子、女儿们、弟弟、侄子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是马哈维亚命令的执行者。

输给吉塔之后,父女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吉塔掌握了父女关系的主导权,她在低谷期寻求父亲的帮助,父亲仍然充当着教练员的角色,但已经轮不到他控场了。

电影将所有的“正确”都大包大揽地放在了马哈维亚这个角色身上。为了给“胜利”增加更多的附加值以提升其价值,电影借马哈维亚之口,将一块金牌的意义与国家荣耀、女性权利等宏大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当印度国歌响彻体育馆时,国家与印度女性似乎也一道取得了胜利。

在人物的成长上,吉塔和芭比塔都没能在步伐上赶超爸爸。爸爸一直爱国、一直热泪盈眶,但他并不是自发地认同女性人格与权利的平等,这种认同是后天习得的。

决赛前父女谈心的场景中,马哈维亚说话的样子像是苏联老电影里的政委同志。他言之凿凿、深情又不失激昂澎湃,让观众不由得选择相信他,并随着人物情绪的起伏而热泪盈眶,这就是《摔跤吧!爸爸》的厉害之处。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商业电影。他有着绝对正面的普适性主题和价值观,专门挑选去年的圣诞节档期上映,在同期无对手的宽松环境下,刷新了当时印度电影的票房纪录。海外发行后,票房成绩也很不错。

本土上映后,印度共计六个邦及联邦属地为电影免税。节约的税负被用于印度政府支持的女性保护项目,该项目反对胎儿阶段的性别筛查及堕胎、女性保护和女性教育。

线上通过台词宣扬性别平等,线下承担社会责任、支持政府项目,这些作为让《摔跤吧!爸爸》拥有了远超一般优秀电影的意义。

抛开这部电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不谈,电影本身在人物构建的情理与逻辑上都存在着矛盾的地方。爸爸牢牢地占有着所有的功劳和义理,爸爸永远正确,会在困难时施以援手,会在迷茫时指引方向。电影中的爸爸变成了“道成肉身”,是世俗里的神。

如果观众足够敏感,还是能在一些段落里体会到爸爸是在说教的,但《摔跤吧!爸爸》这种咖喱电影自有它的魔力。

咖喱的辣味和刺激感染了电影所有的元素。观影过程中,气氛和情绪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因而那些一掠而过的说教不容易被察觉,也就不会令观众感到反感,观点也不容易被观众抗拒。

在表现形式上,电影的前半程加入了些许轻松的情节,来调节观众的情绪。

影片配乐印度风格鲜明,略带戏谑性。斯巴达式的训练过程中,配乐为童声演唱的《黑心爸爸》(Haanikaarak Bapu),既有孩童的撒娇又有怨恨。而促使女儿们观念发生转变的婚礼上的配乐《变成傻瓜》(Idiot Banna),则暗讽了印度早早给女儿家包办婚姻这一落后的社会风俗。

电影后半程,配乐较为舒缓,地域风格稍弱。贯穿整部电影的《摔跤》(Dangal)和另一首《令人生畏》(Dhaakad)节奏感强烈。后者既出现在吉塔初露锋芒、与男孩子在泥地竞技的场景中,也作为片尾曲响起。

这些印地语歌曲让《摔跤吧!爸爸》这部接近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保持了本土风格。它没有强化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也没有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既没有展示伤疤、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来求人怜悯,也没有掩盖伤口、强作欢颜。

它精准地拿捏了一部体育竞技题材电影的度,保持了电影渲染爱国情绪时创作者与观众双方的自尊与体面。

能把主流价值观电影拍得热血而动人,能够以电影的形式打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观众,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摔跤吧!爸爸》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责任编辑:朱莹

《摔跤吧!爸爸 》里爸爸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我也看了《摔跤吧!爸爸》,一开始看到网上的热议,还在想电影里的爸爸是不是一个给女儿强加自己的意志而左右女儿人生的坏爸爸,但看完电影后,我觉得,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的做法真的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以下几点。

1、 因材施教,发挥女儿的天赋,眼光独到

一开始,爸爸知道自己生的是女儿后,并没有继续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的想法。

之后,女儿和街坊家的男孩子打架被街坊告状后,他让女儿展示打架的过程中,发现了女儿的摔跤天赋,这才决定要培养女儿。

这明明说明了,爸爸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摔跤运动员,对于摔跤人才的发掘有着独到的眼光,而并非把摔跤强加给没有这方面天赋的女儿。

如果爸爸没有这么做,两个女儿岂不是就“伤仲永”了,又何来后面拿世界金牌一说?

2、特殊情况下用特殊方法

在这样一个印度小镇里,没有优越的摔跤训练条件,爸爸就为女儿创造了训练条件。

饮食不够,爸爸去找卖鸡的商量,只为了给女儿补充高蛋白质。

没有场地,爸爸硬生生自己造了一个摔跤场地。

没有对手,就把兄弟家的儿子叫来当陪练。

也许看上去这些条件有些粗糙,但这都是爸爸在能做到的情况下给女儿最好的。

不仅如此,爸爸还把自己的绝技都传给了女儿,最后在赛场上取得了关键的作用。

而事实证明,爸爸在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使女儿走上冠军之路的根本。

3、这是脱离重男轻女的大环境的唯一出路

在电影里,女儿们和出嫁的朋友有一段对话,她们抱怨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过于严厉、不顾自己的感受,但是那个出嫁的朋友却说:我很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至少他是为你们着想的。

谁说爸爸没有为女儿着想呢?

那个出嫁的女孩其实就是印度千千万万女孩的缩影,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要被迫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男人,甚至有的已经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头。

印度严重的男尊女卑观念导致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爸爸正是发现了这一点。

如果自己的女儿不是摔跤冠军,很可能也会在十四五岁之后面对同样的命运。

在女儿参加比赛之前,爸爸对女儿说:

你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

女儿的冠军不是她一个人的冠军,更是全印度女性的冠军,代表了女孩也可以做到大家都以为只有男孩可以做到的事。

为了女儿脱离印度女性的命运,爸爸如此用心良苦,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错误。

是的,也许爸爸过于严厉,也许爸爸有时候没有考虑到女儿太累、太辛苦,但那都是因为他想让你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因为他心里知道,无论如何,你都是他心里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哪些细节让你难忘?

这个电影是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看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几个片段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

第一个细节是爸爸告诉她们从明天开始接受训练,她们喜欢的零食从此不可以再碰,那一天她们尽情的享受,吃的很开心,反而让观众有些酸楚,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须要付出代价!

第二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台词

靠你自己

努力,挽救你自己

如果你拿了银牌

人们迟早都会忘了你

但如果你拿了金牌

你就是榜样

而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榜样的

这会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你的对手不仅仅是澳大利亚的那位选手

更是千千万万个被认为生来就应该与锅碗瓢盆为伴

在相夫教子中度过余生的女孩们

是那些认为女孩天生不如男孩的人们

让她们真心实意

喜欢摔跤不误会爸爸

源于一个情节

是朋友结婚

发自肺腑的对话

让她们觉悟了

所以这个情节对她们人生至关重要

得到金牌

爸爸说,我为你骄傲

这部电影很有感染力,豆瓣评分也是给出了9.2的高分,冯小刚导演对该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相关文章:

  • 赵克侯振鹏迟永志相声《扒马褂》台词完整版
  • 电视剧《欢乐颂二》台词字幕
  • 电视剧《都挺好》台词字幕
  • 贾玲李晨小品《骨科风云》台词剧本
  • 胡杏儿《亲爱的》台词/演员请就位第二季
  • 邹云清费启鸣马伯骞《最好的我们》台词剧本
  • 王锵董思怡丁程鑫《以家人之名》台词完整版
  • 张月刘芮麟《被偷走的那五年》台词剧本
  • 金靖刘胜瑛小品《机场培训师》台词剧本
  • 孟繁淼小品《侦探柯比》台词完整版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