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走向共和慈禧宣战台词【为什么日本天皇和慈禧的态度完全不同?】

走向共和中,北洋水师阅兵后,为什么日本天皇和慈禧的态度完全不同?

1894年,一方面是应对日本人的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同时也为了表明忠心,李鸿章视察北洋水师,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但在这次阅兵后不久,北洋水师就遭遇了灭顶之灾,两个月后,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对阵日本舰队,并最终全军覆没。

在《走向共和》这部剧中,则是把北洋海军的这次阅兵跟1888年的那次阅兵合并在了一起。并在阅兵后引发了一系列后果,最终导致了北洋舰队的灭亡,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

北洋水师通过造假,比如定远舰其实并没有发射炮弹,而是打的空炮,靶船则是士兵人工点燃炸药,营造一种百发百中的假象。

李鸿章和丁汝昌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场醇亲王以及其他各国公使们并不知道情况,在饭局上大家也是称赞这次阅兵,称赞大清国海军的强盛。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户部尚书翁同龢太过抠门,总是不给北洋水师拨足军费。其实李鸿章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洋气的人,花钱如流水,他的北洋水师并不比号称“钱屠”的张之洞花钱少。

豪华的晚宴笼络了一大群外国公使,唯有日本小村代理公使不高兴,他把北洋水师此次阅兵看作是一次示威,看作是一场挑衅。

这一点上醇亲王的水平明显没有李鸿章高,醇亲王还是那种老好人,都是邻邦,都是兄弟嘛,可惜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兄弟,有的只是利益:

“阅兵是我国内政,关日本什么事?除了小村代理公使外,再没有人会有这种不正常的想法。”

这句话是不是非常熟悉,是不是经常听到雷同的?

所以,李鸿章本人是适合做外交部发言人的,至少这次外交措辞,气得日本公使扔掉了酒杯。英国和俄国公使则认为大清朝对日本是碾压性优势,也算是一种外交上的胜利。

二、

北洋水师顺利阅兵,虽说有日本的威胁,但对内也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李鸿章没让李莲英登舰。

没让李莲英登舰,理由也恰当,毕竟军舰号称阳刚之气,弄个阴人上舰不吉利。但要知道,李莲英是代表慈禧太后来的,他没能登上舰,只让代表光绪帝的醇亲王登上了舰,你李鸿章啥意思?

咳,真应了那句老话,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所以,李鸿章在阅兵结束之后,也明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必然得贿赂一下李莲英及小德张。

于是李鸿章对付李莲英,盛宣怀对付小德张,整个过程就不说了,总之李莲英不接李鸿章的烟,小德张不接盛宣怀的礼。

李莲英末了说了句:

“就拿你送我的那瓶脚气水来说吧,我呀,得记一辈子!”

听话不能正着听,要反着听,意思就是说,你李鸿章不过是送我一瓶脚气水,就想让我捡着话回慈禧太后,你想多啦,不让我上舰的事,我才记一辈子呢。

末了,李鸿章也不是善茬,说了一句:

“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有些人呀,一辈子也没有学会。”

就这样,小德张套路了盛宣怀,套出了北洋水师在外国银行有存款,而李莲英也跟李鸿章撕破了脸,但这些都不重要,李鸿章更担心的是日本。

三、

李鸿章对日本人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前面也讲了,他深谙外交之道,当然知道日本人的野心。而这个野心若不能击碎他的话,即使过了一百年,仍然是心腹大患,此言不假。

大清朝这边,慈禧还在听李莲英汇报呢,而日本那边,却吵成了一团。如果仔细看剧,你会发现,日本议会从来就没有和谐过,即使放在现在,同样如此,永远是吵作一团。

而大清朝的朝会,却是一个人在上面下命令,下面的人噤若寒蝉,紧紧跟着上面走永远不会错,总比他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要“好”一些。

我们看看两边的对比:

醇亲王手舞足蹈地给慈禧太后汇报北洋水师阅兵盛景,讲着大军舰一座座浮在海面上跟小山似的,比北京城最大的牌楼都要大。

但是醇亲王并没有看到李莲英阴沉地脸,也没有看出慈禧太后的一脸不屑:

“这就叫军威浩荡!”

慈禧太后就是有这么一个毛病,先跟你唠家常,等你得意忘形了之后,冷不丁一盆冷水泼下来,让你不知所措,胆战心惊:

“所以你就得意忘形,以诗咏志?”

问题就出在北洋水师阅兵时醇亲王出口成章的这首诗:

“同携禁旅严千帆, 罗拜夷酋列几行。 鸿飞九天齐赞颂,力辞黄屋福威扬。”

大家思考一下,李莲英并没有上舰,谁把这句话传给慈禧太后的呢?

四、

文字狱就是这么产生的,不在于你怎么想,关键是我怎么想,当权者怎么想:

“醇亲王府容不下真龙天子啦!咱们的七爷要冲霄而上了!”

关于扣帽子这种事,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熟练运用了,就算是实在找不到帽子扣,不是还有一个“莫须有”吗?

“我只劝有的人放明白些,不要以为儿子当了皇帝,如今又亲政了,就生出许多妄想来!”

就这一句话,要了醇亲王的老命了,嗷的一嗓子,就躺地上动弹不得了。在历史上,醇亲王的死并非因为阅兵,而是因为替朝鲜国王的父亲李昰应求情,也是被慈禧太后训斥一番:

“我是要教天下有那生了儿子当皇帝的,自己知道尊重!如果敢生妄想,李昰应就是榜样。”

醇亲王就是被这句话吓得瘫倒在地,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为什么慈禧太后对醇亲王这么一首诗这么在意呢?

也是有原因的,毕竟醇亲王跟李鸿章的关系太过融洽,而且此次阅兵,代表自己的李莲英竟然没能登舰。李鸿章还有用,不能太多敲打,但醇亲王就不一样了,毕竟颐和园已经修好了,留他干嘛,造反吗?

再加上前面光绪帝也是同样表达了想去御驾亲征,想去视察北洋水师,想跟康熙帝一样,建立功业。如果醇亲王跟光绪帝真的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个老太太,还真得当心呢。

所以,这次阅兵,慈禧太后不仅仅是试探李鸿章,还有试探醇亲王的意思在里面。军威浩荡不浩荡,她并不怎么关心,她更关心的是大清朝是不是还听她的,这是关键。

五、

大清朝还在内斗,日本国内却引发了浩浩荡荡的争论,但这种争论是一边倒的倒向了战争。

小村回到日本,先去吃了饭团,并对饭团店老板进行洗脑,营造日本国民对大清朝的仇恨:

“如果没有这个梦,你就不配做大日本帝国的国民!”

而日本的天皇也在思考怎么对付大清朝,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就在这里,慈禧想着怎么对付自己人,日本人想的是怎么对付大清。

明治天皇和福泽喻吉聊天,他们指出了大清朝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才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即使出现一百个李鸿章那样的人物,也无济于事。”

而在门口等待的大臣们,日本外相说的这句话才是全剧最经典的台词之一,至今仍被各国的政治家们屡试不爽:

“国民的共识是太重要了,要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将国民对政府的不满,转移到对清国的仇恨上面去!”

这一招太高明了,将会成功激起日本国民对大清朝的仇恨,即使大清朝没有称霸东亚的想法,日本也给你臆想出有这种想法。

实际上,甲午中日战争开战之前,之所以明治天皇要大力发展海家,并非因为北洋水师阅兵,而是因为其两次到访日本。

1886年北洋水师第一次到访日本,还因为嫖妓的事跟日本人发生冲突,最终李鸿章以开战为威胁,迫使日本人赔钱了事。1891年北洋水师再次访日,这一次军纪比以往要好得多,最终让明治天皇看到了差距,决心要追赶北洋海家。

由于北洋水师的这次阅兵,小村又夸张了十倍向天皇汇报,日本天皇震怒之下,决定一天只吃一顿饭,且号召全国捐钱买军舰,随着“吉野号”被购得,北洋水师的优势也不再有了。

所以,一场阅兵,得罪了李莲英,就等于得罪了慈禧,迫使北洋水师的军费更加没有着落,无形中还把自己存在外国银行的小金库暴露了。

一场阅兵,醇亲王不过是夸了李鸿章两句,却被慈禧扣上了意图不轨的帽子,硬是活活吓死了,使得北洋水师在朝廷里没人在替说话。

一场阅兵,让日本人发现了北洋水师的强大,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连日本天皇也发誓减肥,一心要跟大清朝决斗。

此消彼长,陷入内斗的北洋水师怎么可能是举全国之力抗战的日本海军的对手,他的失败,也就早已注定!

一个对内,一个对外,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态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走向共和》是不是过分美化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

不谈电视剧,我先讲一下编剧的用意。电视剧中李鸿章越是鞠躬尽瘁,越举步维艰,是不是更能显示出保守派的守旧、顽固、可恶?大清国该完了,这个腐朽的体制应该结束了?是不是更能让观众感到***的正义和必要性。这就是编剧想要呈现给观众的效果。

首先声明,对于李鸿章我一直认为其并不是“卖国贼”,他只是做了那个时代他所能做的。我深深理解李鸿章的无奈。但在《走向共和》一剧中,李鸿章确实被过度捧高了。人都是有各种缺点的,李鸿章肯定会有那个时代局限性,而《走向共和》一剧中仿佛李鸿章就是今时的诸葛亮,只要慈禧重要李鸿章,大清立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清朝政权的权利框架不是一两场变法能更改的,相反清清统治者越是守旧越能使这艘四处漏水的破船多航行一段路。清朝陷入了死循环,变法亡的快,不变法反而能多苟延残喘一会。就拿废除科举来举例,废除科举你让学习八股这些人怎么办?怎么谋生?岂不是要大清把唯一拥趸者拒之门外,没了士绅支持,大清也就该完了,***、走向共和是有其必然性的。

因为需要李鸿章来衬托守旧派,而守旧派的头头慈禧这个角色刻画的非常好,我看过电视剧后,感觉慈禧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尤其是在慈禧向八国宣战失败后,听说列强要把她当战争罪犯她慌了,老佛爷没有了往日的威仪。我记不清楚当时的台词了,我只记得慈禧的意思,只要不杀我杀谁都行,只要不杀我他们要什么都行。刀架到自己脖子上了,慈禧说了那句有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是极自私的一个统治者,吕中老师把慈禧这个角色刻画的很好。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你认为谁扮演古代人物给你像本人的感觉,我回答的就是吕中老师在《走向共和》扮演的慈禧和陈宝国老师在《大明王朝》扮演的嘉靖。恰巧嘉靖、慈禧都是极有政治手段,同样自私的统治者。而吕中老师、陈宝国老师把这种自私演的恰到好处。

甲午大海战经典台词慈禧太后

慈禧:要开战可以,但千万不能先开炮,以免落人口实。

慈禧太后要修园子,阎敬铭为何公然唱反调?

阎敬铭为何公然唱反调的这个典故,不知道在历史上是真是假,但在《走向共和》中有详细的阐述,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段故事:

这段剧情发生在甲午海战前期,日本都在勒紧裤腰带买军舰,而清朝各位大臣,包括光绪帝在内,还在为修颐和园的银子发愁。

其实我们看历史剧,不管是《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还是这部《走向共和》,它都有一条暗线,在支撑着剧情发展,而这条暗线就是银子不足。

因为银子不足,老四胤禛才会去赈灾,才会追缴户部欠款,才会推行新政;因为银子不足,朝廷才制定了改稻为桑国策,才导致了严党***,海瑞上谏;同样因为银子不足,才会在修颐和园和北洋军费上,互相博弈,最终酿成甲午海战的失败。

而他们的不同点也存在,雍正朝是有钱收不上来,嘉靖朝是真没钱,而光绪朝则是人心出了问题……

“寻常老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这一带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

同时也撂下了狠话:

“今儿个我把话也撂这儿了,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之所以她要这样说,还是因为这三件事:

“你给我滚!”

阎敬铭也很有骨气,如果臣有罪,你可以问罪啊,让我滚是什么意思?

“臣不滚,臣自会走!”

慈禧皇太后的逻辑也很有意思,修不好颐和园,自己过生日就没面子。自己没面子,洋人就会瞧不起,洋人瞧不起,就会欺负大清,欺负大清,大清朝的祖宗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实际上,后来慈禧是有面子了,先是被日本人欺负了一顿,又被八国联军揍了一顿,活要面子死受罪。

阎敬铭也成为了剧中第一个不怕慈禧的人,勇气可嘉:

“臣有罪,太后可将臣罢黜问刑,不可叫滚,辱及朝廷制度。”

实际上,真正顶撞过慈禧皇太后的人是恭亲王奕?,不过那也是二十多年前了,那时候的慈禧威望还达不到现在的水平。而恭亲王奕?依仗自己的身份,以及辛酉***中自己有功在身,多次违背两宫皇太后的意思办事:

“不商之于太后……皆由己意……独断而行。”

慈禧太后恼了,说他:

“汝事事与我为难,我革汝职!”

奕?也不怕她:

“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我皇子!”

这句话严重刺激了慈禧皇太后,得罪了慈禧,哪里有好下场,没多久奕?的议政王身份就丢了,虽还有实权,但已经无法跟慈禧抗衡。

阎敬铭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硬汉子,剧中慈禧称呼他是理财专家,实际上确实有一手。为官清廉,户部上任后,力图改革,查清账目,还不畏强权,法办了“四大金刚”!

后来更是因为云南军费报销案,处理了一大批官员,包括原户部尚书景廉和王文韶。这期间也牵连到了工部侍郎翁同龢,所以这次朝堂对话,翁同龢没说一句好说。

他跟慈禧的一次较量有记载是发生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前,不过他在甲午海战之前就死了,事情应该是杜撰的,但不妨一听。

讲得是,慈禧准备逃跑西安,派内务府去买皮箱,毕竟要带的东西比较多嘛,但是内务府报价是60两银子一个皮箱。结果被阎敬铭知道了,他惊讶于价格,于是跟慈禧皇太后讲,市场价6两就能买一个,慈禧就让他去花6两买一个来。

结果他跑遍了京城,没有一家敢卖给他皮箱,有一个商户偷偷告诉他,上面发话了,谁敢卖,就办谁。

不过,这次较量也不能算是阎敬铭跟慈禧的较量,顶多算是跟内务府的较量罢了,不过宫里腐败成这个样子,想必也不是慈禧太后所希望看到的。

阎敬铭掌管户部,户部确实没银子,这一点慈禧太后也清楚,其实她恼火的是阎敬铭不该当众顶撞她,她把面子看得极其重,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杀阎敬铭:

“我就不信,死了张屠夫,要吃连毛猪!”

这句台词,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罢免年羹尧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罢免归罢免,并没有想过要他命,毕竟没有违反律法。

说到底,他公然唱反调的根本原因,还是没钱,如果国库真的有很多钱,随便掏点就够修园子的,何必跟一个老太太置气呢?

相关文章:

  • 苗阜 王声相声《打灯谜》台词/2016元宵晚会
  • 宋小宝袁姗姗小品《日夜男女》台词剧本
  • 邹德江李立山相声《夜班岗》台词完整版
  • 贾玲小品《喜乐街-女神与女汉子》台词剧本/2015年央视春晚
  • 孙涛朱迅小品《喜事成双》台词剧本|中国梦·劳动美
  • 苗阜王声相声《二维码时代》台词/2019江苏春晚
  •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台词字幕完整版
  • 邵峰孙浩小品《整明白再说》台词剧本
  • 孙涛小品《美丽的传说》台词剧本
  • 邵峰黄杨小品《要面子》台词——欢乐饭米粒儿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