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我是奋青里的台词破鞋【只为碎银几两语录?】

只为碎银几两语录?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相信这首歌很多人的耳熟能详。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济公都是通过游本昌老师主演的电视剧《济公》而认识到这个疯疯癫癫又不失智慧与善良的老和尚。济公身上的那种洒脱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求的,那么历史上济公是否存在,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狂放不羁的“凡僧”道济

事实上济公在历史上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但是他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那样神通广大,而是一个有点疯癫的“凡僧”。济公的原名叫做李修缘,是南宋时期的得道高僧。他是今天浙江台州人,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

据南宋释居简的《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记载: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辞(一作“度”) 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寒暑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与蜀僧祖觉大略相类。觉尤诙谐……,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死于净慈。”

通过这段记载可以得知,济公是个官宦家庭的子嗣,他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后来拜灵隐寺的慧远禅师为师,成为了一名和尚。成为和尚之后的济公不甘受佛门清规纪律管教,学起了魏晋南朝宋时期那些名士狂放不羁的作风,衣冠不整、酒肉皆食。但是疯疯癫癫的道济却又乐于助人、救死扶伤,为百姓所敬,可谓是佛门一道别致的风景。

《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作为叙述道济真实事迹的铭文,不仅把一个狂放不羁,嗜酒犯戒,却多才多艺,善良慈悲,有着一分真性情的济公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表明了这一时期内,济公还只是一个“凡僧”,没有我们所熟知的高超法力。

神通广大的“神僧”济癫

“凡僧”变“神僧”的第一步便是给予济公神仙的身份。《如净和尚语录》卷下之赞佛祖部分有赞“济颠”诗一首:“天台山里五百牛,跳出颠狂者一头,赛尽烟花瞒尽眼,尾巴狼藉转风流。”这里面的“天台山里五百牛”即有喻五百罗汉的意思,暗示着济公是罗汉转世。

有了罗汉转世的身份之后,济公便顺理成章的拥有了法力。在最初的传说当中,济公拥有着下火和咒语的能力。在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玄踪”当中记载着:“(济颠)为人诵经下火,累有果证。”《济颠语录》也有过济公6 次为死者下火,使亡灵得到超度并转世投胎的记录。

到了明清时期,济公不仅拥有下火跟咒语的能力。在《醉菩提》中,济公又多了挪移术、起死回生术等神通。关于挪移术最出名的故事当属“运木古井”,相传济公为了筹备重建寺院所需的木材,将四川的木材通过海上运到大殿前与海相通的“醒心井”。回生术最出名的故事则是“死鸽复生”,济公令已被吃掉的鸽子复活。

历史上真有其人。

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 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 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

济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给人们的印象是: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似乎完全不受佛教戒规的约束,使老百姓觉得他更亲切、更具有人情味。《济公传》中有一首四言诗,就说明了这点。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相关文章:

  • 《茶小学生廉洁教育微电影》台词完整版
  • 朱迅尼格买提小品《当我们老了》台词剧本完整版
  • 冯雷文松小品《加油吧爸爸》台词剧本
  • 王宁小品《后悔药》台词剧本完整版
  • 董建春李丁相声《和一个人说再见》台词完整版
  • 方菁萍梁雪小品《“礼”尚往来》台词剧本/喜剧+
  • 桑可舟王得智苏晗小品《诗名在外》台词剧本/喜剧+
  • 张老思王萌李里《聪明的老思》台词剧本完整版
  • 祝晓晗《带着爸爸去相亲》台词完整版/喜剧+
  • 金霏陈曦付朝奎小品《保安之如此教练》台词剧本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