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红高粱模特队台词【为什么?】

你觉得赵本山的哪个小品最搞笑?为什么?

赵本山?哇哦,感觉好久远了,为什么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不得而知。他演的小品很多,有点印象的是卖拐吧,和范伟高秀敏合作的,情节幽默风趣,赵本山活灵活现把人物演活了,小品的对白也搞笑,范伟赵本山相互埋梗,相互逗趣,这小品在当时挺轰动的,综艺频道常看到重播,其它地方台也常常看到他们的卖拐,赵本山的形体语言很生动,那时,只要有赵本山的地方都有笑声。。。。。。抱歉,时间有点久了,绞尽脑汁只想起这一点点,呵呵呵呵呵呵呵

喜剧演员陈佩斯、赵本山、潘长江、葛优、小沈阳、范伟、郭德纲、黄渤、郭冬临、王宝强、沈腾、贾玲,你喜欢谁?

上面名单上的喜剧演员都不错,都是值得点赞!要说个人喜好的话,只有陈佩斯和赵本山二位了。

现在人们对陈佩斯和赵本山的评价,多少有些厚古薄今的味道。首先陈佩斯是位出色的喜剧演员,他留下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有人说陈佩斯是小品的创造者,这句话虽有很大争议,但也有些道理。过去,小品是电影学院训练学员的一种方式,是陈佩斯、朱时茂二位将小品填充喜剧元素,搬上了1984年的春晚舞台。在当时,二位的小品曾被批为没有教育意义,笑料低俗,甚至在直播前面临着被毙的风险。是当时的春晚导演黄一鹤深明大义,顶着压力让《吃面条》上了春晚,这也成就了春晚上第一个语言类的喜剧小品。

后来,二位又在春晚上相继推出了《羊肉串》、《胡椒面》(怎么全和吃的有关系……)、《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等小品,佳作虽占多数,但个人认为,不如人意的作品也有不少。比如《大变活人》、《宇宙体操选拔赛》、《王爷与邮差》等等,这些多集中于陈朱二位在春晚的后几年,也明显能够看出二位在创作上进入乏力期。

赵本山首次正式登上春晚是在1990年,小品《相亲》反映了农村老人的婚姻问题。它与后来的《小九老乐》和《我想有个家》,连续蝉联三届春晚的戏曲小品类节目第一名。这虽不能说明赵本山的小品是最好的,但至少能印证赵本山小品深受广大观众的厚爱。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赵本山春晚小品的第一个时期,反映的是普通的中老年人的情感世界 。

1995年到2000年,个人把它划为赵本山小品的第二个时期,《牛大叔提干》、《三鞭子》、《拜年》,直击腐败,它们无论从质量上还是讽刺力度上,都是春晚上后无来者的。这当然要感谢小品作者何庆魁,但不可否认主演赵本山的作用。《红高粱模特队》是一个歌颂劳动者的小品,但里面也夹杂着对“假装洋范儿”的人的种种鄙视。《昨天今天明天》不但是赵本山小品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春晚小品的代表作。它用了当年热播节目《实话实说》的外壳,填入了很多包袱笑料,从这个小品开始,赵本山的小品连续获得了13次语言类节目一等奖。

自从2001年的《卖拐》起,赵本山的小品开始广受争议,被批“讽刺残疾人”。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无中生有。以《卖拐》为例,它的内核是讽刺邪教,简单说就是展现那些轻易被骗的人。而且它和后来的《卖车》、《功夫》等作品,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过一个歧视侮辱残疾人的桥段。

2005年高秀敏去世后,何庆魁不再参与创作赵本山的小品(2010的《捐助》、《就差钱》是个例外),赵本山的小品剧本质量有所下降,但笑料依然充足,依旧没有动摇赵本山小品在春晚上压轴的地位。想当年,多少户人家在除夕夜守着电视盼赵本山,等赵本山小品演完再煮饺子放鞭炮,这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不否认赵本山在后期,小品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最后几年带徒弟的《捐助》和《同桌的你》,但它们仍是每年很多春晚观众们最期待的。而且赵本山的小品衍生的很多流行语一直流传到现在:“要啥自行车”、“穿马甲”、“三胖子和老姑父”、“这个可以有”等等。反观现在春晚的小品,大段说教,套用网络段子、洒狗血、刻意煽情、唱高调……而且自赵本山2012年起退出春晚之后,观众们对于春晚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不能说赵本山退出是春晚衰败的唯一原因,但却是主要原因。

很多人把赵本山小品的成功归功于何庆魁,须承认何庆魁的创作能力出众,但也不可否认赵本山的二度创作能力。赵本山很多的优秀作品,比如《相亲》、《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等并不是出自何庆魁之笔,且何庆魁写的很多作品并不是由赵本山出演,效果并不好。

恕我直言,观众们对陈佩斯的评价高,主要是因为他“敢于向体制反抗”、“对获奖拒之门外”。可事实上,陈佩斯也曾获得春晚小品的一等奖以及一些电影奖项,且“版权风波”之后的2002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为春晚准备了一个名叫“江湖医生”的小品,最终因为作品的问题,未能登上春晚。陈佩斯确实是春晚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员,但有时候,观众们把他过于神化了。

观众们对于赵本山的一些负面评价,主要是他“奢华生活”、“广收徒弟大搞封建礼教”、“作品低俗下流”,前两个暂且不谈,因为这是带有主观仇富性质的。我们谈谈他的作品,我看过他所有的作品,包括央视春晚和地方上的,我至今未发现他的哪一部作品的哪一句台词或情节,有性暗示或黄色的东西。也没有一些“屎尿屁”之类的包袱。至于模仿嘲讽残疾人,我想说,表演并不代表讽刺,模仿并不代表丑化。说赵本山嘲讽弱势群体的,他的骨子里肯定先歧视且嘲讽了弱势群体。而且他的作品有内涵、有笑料,其作品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在小品领域上也是无出其右的。作为一名演员,能让观众们在十几年除夕之夜在电视前齐齐守候,对于赵本山来说,值了。至于他的评价,交给时间吧,相信后人会给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文艺作品就是文艺作品,它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有限,如果一味上纲上线,就不好了。

可能我的评论有些主观 ,但里面有很多确实是事实。陈佩斯也好,赵本山也罢,他们都不会再回到春晚的舞台上。我们也可能不会再有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哈哈大笑,为相声小品记录流行语的时候了。这是一种进步,还是落寞呢?

你都记住了赵本山的哪些小品?为什么?

马上就又要到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回味曾经关于春节的记忆,除了买新衣、戴新帽、包饺子、放鞭炮外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时看春晚时伴随着的是一家人的聊天声,不似现在每个人抱着手机坐着电视前,只把电视节目当作背景音乐。

那时我们最期盼的便是看本山大叔的小品,《看病》、《红高粱模特队》、《卖拐》三部曲、《钟点工》、《火炬手》、《不差钱》等等等等,本山大叔用他的表演让我们在欢笑中开启了新的一年。“小样儿,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白云,黑土向你道歉,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我的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走两步、没事儿走两步”、“卤子不要钱,给我来碗卤子”等台词我们到现在依旧能够脱口而出。

现在本山大叔岁数大了,再也不能登台为我们带来欢笑了,但他曾经的高光时刻却一直在我们心中。还有几天202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和我们见面了,不知道今年的语言类节目又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赵本山哪部小品你觉得最好?

非常喜欢赵本山大叔的小品,如今春晚没有了赵本山。唯一期待的就是开心麻花沈腾和马丽的小品。

第一阶段:新人阶段(1990-1993)

1990年,《相亲》,戏剧类第一名。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从此观众认识了这个东北二人转演员,当时老蔫儿的名气可能比赵本山还要大(后来在《综艺大观》上有过续集,讲的是老蔫儿和马丫完婚的事)。当时春晚小品类的台柱还是陈佩斯和朱时茂,或许没有几个人会想到这个东北小伙(是的你没看错,当时赵本山还不到33周岁)会成为中国喜剧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1991年,《小九老乐》,最佳节目一等奖。一个以今天来看非常老套的故事,节目其实并不算特别惊艳,个人觉得喜剧效果并不如《相亲》,现实意义也不如同年黄宏宋丹丹的《手拉手》。

1992年,《我想有个家》,戏剧类一等奖。这个小品和《相亲》可以算作一个系列,赵英俊和老乐是他在春晚上唯二的非老年人形象,总体上中规中矩,结尾用潘美辰红遍全国的歌曲点题,算是小品的一个亮点,留下了一句不算特别流行的“家里呆不下”。

1993年,《老拜年》,戏剧类第二名。讲的是剧团改革,二人转演员老香水丢了工作,为了生计放下面子登门给徒弟拜年的事。从这时起,赵本山显露出了把二人转推向全国甚至全球的野心。不过此时大叔的水平尚未成熟,小品勉强可算中游之作。

小结:这一时期本山大叔凭借惊艳的亮相迅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虽然还不是小品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前三脚还是踢开了,而且踢的相当成功,对比几乎同时登上春晚的毒舌女王是从扮小姑娘到老太婆前前后后挨了二十年骂才终于被年轻人接受,本山大叔的开局简直就是2分钟大杀特杀5分钟拿一塔的节奏[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好(沈)贱(腾)还颇有点大叔当年的感觉]。

搭档方面,四个小品的搭档有两次是黄晓娟——就是白展堂他娘,一次杨蕾,一次阎淑萍,这三位女士多少都有些和本山大叔不来电的问题,黄晓娟还好,但她也不是太适合和赵本山扮恋人或夫妻,演个泼辣的小姨子倒是挺合适的(没错,我说的就是《麻将豆腐》)。从93年开始,除去94年缺席,本山大叔开始了他逐渐成熟的“五亚王”阶段。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1995-1998)

1995年,《牛大叔提干》,小品类二等奖。本山大叔这一次的讽刺尺度是很大的,小品的那句“别的没学会,学会扯蛋了”狠狠地给了腐败官僚一记耳光,这个小品放在2000年后任何一年里,都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一等奖,无奈这一年老赵老师太凶残,年过六旬又是RAP又是热舞,一直拼到摔倒在台上,这一年大叔败给赵老师完全无话可说。

1996年,《三鞭子》,小品类二等奖。一位耿直的、年轻时候打过鬼子农民老大爷,在不了解身份的时候对县长出言不逊,挑明身份后的对话是:

“刚才我的那些话……”

“没关系。”

“别没关系,你得往心里去啊!”

小品是主旋律的,但这个老实有原则的大叔并没拍马屁,因此也不像那些刻意歌功颂德的语言类节目那样招人讨厌。可惜的是,和前一年一样,老赵老师太凶残,场景布置完胜不说,甚至还苦练了书法,于是,本山大叔再次败在老赵老师手下。

1997年,《红高粱模特队》,小品类二等奖。城乡人对美和时尚的认识差异。这一年老赵老师并没有上春晚,但《红》的质量确实不如《牛》和《三》,得或不得一等奖都说的通。

1998年,《拜年》,小品类二等奖。这个小品在当年不拿一等奖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讽刺方面虽不如《牛》,但人物的刻画和矛盾的制造都很自然,笑果也很好,高秀敏和大叔的“夫妻”档几乎是绝配,想到05年后,“大忽悠夫妇”成了绝响,不免让人有些伤感。

小结:这四年里,本山大叔的小品相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每一次的小品都可圈可点,单就小品质量来说,这是大叔小品平均质量最高的几年但不是在春晚舞台上最有影响力的几年。当时是春晚的黄金时代——赵丽蓉老师一马当先,陈佩斯朱时茂尚未离去,潘长江黄宏亦有佳作,甚至魏积安等人的作品都不容轻视,郭冬临蔡明郭达那会只有挨骂的份,在那样的竞争中,本山大叔能稳居第二梯队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大叔的第一个黄金搭档范伟贯穿这四年,东北铁三角初次亮相,当然,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幕后人物何庆魁。

第三阶段:巅峰时期(1999-2006)

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白云黑土系列之一,小品类一等奖。这个作品堪称神作,通篇妙语连珠,自此奠定了大叔小品王的地位,如果给历年春晚最喜爱的小品投票的话,我会投给《昨天今天明天》,虽说前面赞同了《拜年》那个回答,但个人的想法还是《昨天今天明天》更好。另外,同年辽视春晚山丹丹组合的那个小品可以看作是《昨天今天明天》的前传。

2000年,《钟点工》,小品类一等奖。质量比前一年差了很多,但那年小品质量总体都不高,《钟点工》得一等奖也在情理之中。

2001年,《卖拐》,忽悠系列之一,小品类一等奖。讽刺的是谁大家都明白,再加上直播当天发生的事情,政治太正确,一等奖绝无可能旁落。不过由于当天为了抢回直播时间,小品进行的有些赶,所以呈现出来的《卖拐》并不是质量特别高的作品。

2002年,《卖车》,忽悠系列之二,小品类一等奖。绝对的烂作,靠一些小学生水平的脑筋急转弯堆砌的成的“小品”,也就只剩东北铁三角这一个噱头了。

2003年,《心病》,小品类一等奖。全篇洒狗血,质量不佳,当然,比《卖车》还是强不少的。

2004年,《送水工》,小品类一等奖。铁三角的绝唱,不久之后大叔和高秀敏分道扬镳,这时本山大叔已经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他的电视剧事业上了,小品质量马马虎虎,除去场景道具有进步外,质量还不如新人阶段的那几部作品。

2005年,《功夫》,忽悠系列之三,小品类一等奖。大叔的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徒弟上春晚,但小品诚意的缺乏和准备的不足决定了这又是一部质量不佳的作品。

2006年,《小崔说事儿》,白云黑土系列之二,小品类一等奖。借着前作的东风,大叔为大家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昨天今天明天》的老梗在多年后拿出来嚼一嚼,大家还有很强的亲切感,一如《武林外传》的电影虽然很差,却也了却了腐竹们的一桩心愿,更何况《说事儿》之于《昨天今天明天》胜过《武林外传》电影版之于电视剧,因此《说事儿》还算说的过去。

小结:其实我对这一阶段大叔的作品评价不是特别高,《昨天今天明天》登上巅峰的同时也开始了下滑,但我仍坚持这是大叔的巅峰阶段。因为新千年春晚语言节目集体下滑——赵老师病重于当年夏天病逝,陈佩斯朱时茂拂袖离去,东北铁三角散伙,高秀敏去世,黄宏等小品演员节目越来越不着调,牛群离开春晚后冯巩也只能坚守着不是相声的“相声”,大叔的下滑并不算意外,特别是此时他已经把重心转移到了影视剧上,着力于打造他的影视帝国,尽管小品质量并不如前一阶段,但小品王、笑神的地位却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

第四阶段:传奇落幕阶段(2007-2011)

2007,《策划》,白云黑土系列之三,小品类一等奖。下蛋公鸡,胡说八道,装疯卖傻,忘了吃药。

2008,《火炬手》,白云黑土系列之四,小品类一等奖。大叔你还敢再没下限点吗?

2009,《不差钱》,小品类一等奖。最大的现实意义是让小沈阳火遍了全国。

2010,《捐助》,小品类一等奖。不得广告类一等奖实在是有些冤枉。

2011,《同桌的你》,小品类一等奖。大叔自己也明白很多观众不爱看他了。

小结:这是赵本山拿名气换利益最疯狂的阶段,抱大腿之类的事情不是特别了解内幕,也不想讨论。数部《乡村爱情故事》过后,无数当年那个纯朴大叔的粉转成了黑,他成了极富争议的人物,同时也成了富豪。对于他个人来说,名其实是虚的,换到实际的利益才是实在的,而且喜欢本山传媒的电视剧的人也并不是少数,毕竟如果他拍的那些东西没人看的话,他也是挣不到钱的,为利而已,无可厚非。

题目问的是哪部小品最优秀,最后还是要总结一下(排名分先后):

神作:《昨天今天明天》

优秀作品:《拜年》、《牛大叔提干》、《三鞭子》

中上作品:《红高粱模特队》、《钟点工》、《相亲》、《小崔说事》

中等作品:《我想有个家》、《卖拐》、《小九老乐》、《老拜年》、《不差钱》

中下作品:《送水工》、《心病》

下等作品:《捐助》、《同桌的你》、《策划》、《功夫》、《卖车》

神烂作:《火炬手》(知乎作者:哈哈)

如何评价范伟的演技?个人觉得他演什么像什么,最喜欢的就是他演的《马大帅》里面的彪哥?

他是《马大帅》中笑料百出的小人物彪哥范德彪,死要面子却总是出丑,其实说到范伟的演技,我脑海中最先蹦出来的是“范德彪”的形象,可以说他演啥像啥吧,演技在娱乐圈中是中上等水平。多年前,他主要是出演类似于《马大帅》这样的剧,给人留下一种东北彪汉的形象。范伟扮演的是药匣子李宝库和王木生,也是让人印象深刻。这几个角色都是东北农村的小人物,都有点傻和二,都有着自己的执着,但范伟的演绎却给三个角色不同的生命,丝毫没有雷同。

范伟是小品喜剧演员出身,还记得《卖拐》吗?“你跺你也麻!”这句话更是成为了经典。虽然是喜剧演员出身,但是范伟出演电影的各种角色,却一点都不显得违和。因为范伟在离开小品舞台演出后,一直沉于打磨演技,渐渐摆脱了过往的单一笑星形象,戏路变得更加开阔。

很多人了解范伟是从他的小品表演开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小品中口吃显得并不怎么流利的范伟,其实最早是一个相声演员。

从小就热爱曲艺的他以相声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却并没能大红大紫,但在相声学习中积累的喜剧经验,却成了他一生的财富。

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也开始参与一些小品的演出,而他所处的年代,是90年代,所处的城市,叫做铁岭。

命运将他和那时还很年轻的本山大叔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从《牛大叔提干》开始,范伟开始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赵本山的小品中,并成为了本山大叔的黄金搭档。在《牛大叔提干》中,范伟扮演的乡长市侩圆滑,真实到了极点,达到了很强的讽刺效果:

在《红高粱模特队》里,范伟扮演的娘炮儿模特队长惟妙惟肖,举手投足间都是笑点:

早期范伟和赵本山的合作,范伟的戏份并不太多,却总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从2001年的《卖拐》开始,范伟的戏份逐渐增多,他的名字也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卖拐》和《卖车》以及后来的三部曲收官之作《功夫》,是我们八零九零后这一代人永远珍藏在心里的童年记忆。

说给零零后他们也许不懂,只有那时的小品和星爷的电影,能让我们看一次笑一次了。

《卖拐》和《卖车》强大的喜剧效果,不仅因为剧本台词的金句百出,还和演员深厚的表演功底密不可分。

范伟生动地诠释了范厨师这一憨直、善良、糊涂甚至有些冒傻气的角色,那一句句经典的台词,在他口中才真正变成了经典。

不管是“走两步”还是“树上骑个猴”,还是“恭喜你都会抢答了”,都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语言。

在那以后,范伟还出演了多部赵本山主演的电视剧。

他是《刘老根》里可爱善良又怕老婆的药匣子李宝库,总想占小便宜却又有着一副好心肠。

那些年我们的电视里,只要看到范伟,基本上就不会换台,因为我们知道,下一秒就会被他逗笑。

后来,因为一些外人不得而知的原因,范伟和赵本山渐行渐远,尽管我们会对这对黄金搭档的分离感到遗憾,对于范伟来说,这却成了他走上更高舞台的契机。

多年的小品和电视剧表演锤炼了范伟,他的演技在不经意间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凭借着强大的天赋和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范伟已经是中国内地演技最好的男演员之一了。

他也渐渐开始接拍电影,不管是主演还是客串,他能都出色的完成导演分配的任务。

当然,更多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些年他在各大导演作品中的客串。

《天下无贼》里的“我要劫个色”,《非诚勿扰》中鬼马的天使投资人,《1942》中的“战时法庭”庭长老马,《道士下山》中和林志玲的船戏,都是范伟老师近些年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里,范伟出境两分钟,却成了影片的笑点担当。

而事实上,不拍喜剧的范伟依然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当他投身一些现实题材的电影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大荧幕上的范伟和春晚舞台上的那个范伟,完全是两面的。

2006年章家瑞导演在执导文艺片《芳香之旅》时想到了范伟,让他得以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大荧幕上。

在该片中,范伟饰演一个老实巴交的公交车司机,这个角色勤勉,憨厚,虽然身有隐疾,对妻子的爱却像大山一样伟岸。范伟对角色的诠释极为细腻,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0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的金钥匙奖。

这之后他在张猛导演(代表作《钢的琴》)的力作《耳朵大有福》中饰演机械工人王抗美,也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凭借这部电影,他又拿到了华语传媒大奖的最佳男演员奖。

相信很多人还会记得他曾经和陈好合作过一部《求求你表扬我》,在那部电影里,他扮演见义勇为却得不到肯定的小市民杨红旗,很多人也许记不住剧情,却对他那段经典的独白记忆犹新:

“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头拿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我想说,幸福就是看范伟老师飙戏,简直太过瘾了。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说的金马奖,《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是怎样的表现,让范伟最终在金马称帝呢?

《不成问题的问题》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人气老师梅峰亲掌导筒,作为业界知名的编剧,梅峰这次对老舍先生的原著小说进行了改编,拍出了一部民国气息浓重的文人电影。

文人电影?为什么会让演惯了小市民、农民、工人的范伟来演?

质疑范伟演文人的能力,就是一种对范伟的不了解。

在金马颁奖典礼上他致辞时,所有人都发现,印象中有些粗糙的范伟老师,说起话来细声细气,竟儒雅地像是个老学究。

在本片中,他出演农场主任丁务源,这是个经典的“丑陋的中国人”形象,他世故,圆滑,精明。没什么能力,农场在他的经营下效益越来越差,他却因为善于和人打交道而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位子。

他是个读书人,却没有读书人该有的良知,但他心肠也不算坏,不做大奸大恶之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在乱世中有一个夹缝生存。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范伟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活脱就是民国小吏。

他挂在嘴上的那句“不成问题”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每次他的表现方式都有不同,或脸上堆笑,或眉飞色舞,将人物那种虚伪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有打麻将的一场戏,范伟老师对一处细节的处理让我想起来都不由得赞叹不已。因为和丁务源在一起打牌的都是有钱有势的贵妇,他不但满面春风,并且将身子和脖颈都向前倾了几公分,就是这小小的一个肢体动作,丁务源的阿谀之态就全出来了。

他善于饰演各式各样的小人物,或善良,或小气,或忠厚,或市侩,他都能表现地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这样的演员,得到金马奖影帝,有什么稀奇?

对比李易峰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范伟的这个影帝,拿的实至名归。

表演上的奖项,本来就应该给范伟老师这样不断提高自己演技的艺术家,而不是以人气而论,去玷污敬爱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总体说,范位的演技是一流的,金马奖影帝,实至名归!

相关文章:

  • 郑爽任嘉伦《我的父亲母亲》台词/演员的诞生
  • 宋晓峰程野《蹬三轮儿的父亲》小品台词剧本
  • 金霏陈曦小品《蛋糕店投诉》台词剧本/不信你不笑
  • 电视剧《欢乐颂》全集台词字幕
  • 张雨绮岳云鹏小品《霸道女总裁掉我》台词剧本
  • 苗阜马凯强相声《职业用语》台词完整版/笑礼相迎
  • 大张伟李鹏程小品《史劲撕夫妇之芯片迷情》台词剧本
  • 郭采洁陈赫《学霸花园》台词剧本
  • 小沈阳宋晓峰杨树林小品《海盗》台词剧本
  • 岳云鹏 孙越相声《怯大鼓》台词完整版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