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李诞脱口秀台词【如何看待李诞的“人间不值得”观点?】

如何看待李诞的“人间不值得”观点?

文/叶秋臣

以下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叶秋臣的一段聊天记录。我将对话内容整理了一下,就有了以下这些字儿。

这篇文章,是关于李诞的。

我见过李诞本人,在一场颁奖礼上,他当时是颁奖嘉宾。大多数人熟悉李诞,都是从《吐槽大会》这个节目开始。虽然现在的第三季有些变了味,评分更是一季更比一季低,但毕竟这样用直白的语言去讲短处的综艺少之又少,大家在撇开那些奉承阿谀的话之外,还是隐约可以听到那些弦外之音的。

吐槽不是骂人,应该有艺术感。

这场吐槽大会,是真话和假话一起说,所以听起来像是开玩笑,其实只为了方便打圆场。

真话是那些真正的槽点,假话是为了让彼此的面子上还过得去。

从第一季开始,叶秋臣最喜欢的就是李诞和池子,那些看提词器并用别人写稿的嘉宾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内。

池子大多偏向硬怼,而李诞则是标准的调侃。让你听着他吐槽自己,还会很舒服地享受那种。

不算是明星,也不算是网红,今天的李诞,有点像18年前的韩寒。

我觉得这个评价很到位,这种相似不是外观个性或者任何一样可以具体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感觉。

他在那个年代用合适的方式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又在这个年代里以合适的方式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

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李诞这句话引爆了大家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在当下这种颇具压力却无处释放的时代,他说出了我们谁都不敢说的话,就那样简简单单说出来了,没有顾虑旁人怎样评价。

不值得,不值得去在乎。

就像我们学生时代的韩寒一样,心高气傲地怼天怼地,与一切固有的模式做抗争,表达自己对教育的另类观点。我们在一味服从的时候,他站出来说了我们的心里话。

那个时代,韩寒就是我们的发言人。

在准备考试时那种昏天黑地的状态,满眼都是知识点和各类题目的时候,这些话都是藏在我们心底最深处的秘密。我们不敢表达,是因为我们没有表达的途径和勇气。

韩寒,也是那样轻松地说了出来。

韩寒,活成了我们年少时最想活成的样子。

我是90年出生,虽然搭上了90后这个边儿,但还是与80后相处较多。李诞是89年的,只比我大一岁,算是同龄人。他也曾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妥协和颓废过,他身上的一切就像很多同龄人经历的一样。我自问算是表达能力还算凑合的,但很多话都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地不敢说。为什么不敢?怕自己无法承担“脱口而出”的后果,还因为那些被岁月磨掉的棱角也逐渐不再事事针锋相对,自然而言产生了“佛系”心理。但佛系的生活缺少新鲜感和刺激,所以我们需要的刚巧就是李诞这种“玩世不恭”的吐槽,他就像曾经的韩寒一样,做了我们的代言人。

把你想说但却不敢表达的思想通过特定方式含沙射影地,插科打诨地说出来,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那些压力的释放口。

在他的话语中,你能感觉到他达到了某种自己内心的平衡,但嘴上依旧还是拧着劲不肯松。这多少归咎于在这个社会中被磨砺出的不甘心,以及不甘心下窝囊的妥协求全。

曾经的韩寒代表着我们年少时那种想要冲破一切阻碍的够刚够爽,现在的李诞则是达到了成长之后我们想要的心理状态。

排解烦躁,心安理得。

说完这些之后,我说帮你整理一下发出来吧。对方拒绝,表示我的流量更大,更能蹭出点生命力。我说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文章都没啥热度,你别期待太高。

两人又呵呵呵呵闲聊了一会儿。

不论爆了也好,灭了也罢,把想说的说了,就很好。

毕竟,人间不值得。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李诞所说的“人间不值得”为什么会在网络环境里爆红呢?

人间不值得,可李诞值得啊!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李诞,这个兼具主持人、脱口秀演员、编剧、诗人多种身份的男人,仿佛便真是有趣的化身。因《吐槽大会》而一夜爆火,因其名句“开心点朋友,人间不值得”而被更多人知晓,因其女友动人长相被粉丝调侃为“美女与野兽”组合而嬉闹于各种短视频软件。这个“人如其头发一样红”的男人,也让无数观众粉丝喜爱至今。

如果说在其每期节目短暂两分钟的脱口秀表演中并不能真正的了解他,那么观众自《十三邀》中许知远对话李诞便可知晓李诞对于价值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认知理解。这场所谓“风雅与庸俗”的对战,仿佛让我们改变了从前对这二人之间的固有印象,那个我们原以为活的很累的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好似反倒是超脱对于世物不屑一顾的;而那个公共视野中活的嘻嘻哈哈带动整场节目气氛的李诞,却始终将自己本心禁锢在一个自己设置规范的牢笼里。李诞说:“不要挑战大多数人。”却依然在脱口秀中诙谐的调侃嘉宾其他节目不敢涉及的话题。

就在不久前,李诞在参加节目《奇遇人生》时,透漏自己刚刚结婚。节目播出后,李诞与陈典(黑尾酱)便火速登上热搜。熟悉他的粉丝观众都说“有趣的灵魂与好看的皮囊”终于在一起了;而不熟悉的人的看法自然也不会重要。李诞曾说:“我什么都给不了你,只能给你快乐。”陈典也回道:“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快乐。”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两人之间的爱情始于陈典,而在陈典的微博也不难发现,这样每天嘻嘻哈哈溢满快乐的生活也正是许多人对爱情的幻想。

李诞有什么经历呢?

李诞年轻时(比现在年轻)和王建国有过一次争论,围绕什么样的人配称之为作家,李诞坚持认为必须写出严肃的作品才是作家,王建国则说写作的人就是作家。

当年俩人还因为这争论闹了不愉快,后来李诞给建国道歉说自己不应该为这事上头。

其实各位争议李诞有没有才华就是这个意思。也的确看得出知乎受众年轻都偏小。

你觉得才华是个形容词,即在一个领域出色的人才,那李诞就有才华,毕竟是中国脱口秀最成功的公司的老板之一。之前网友问李诞是什么老板,李诞解答自己负责公司的内容生产,你可以理解为过去的技术骨干。

包括李诞的采访中,记者接触到李诞的同事,他们说李诞是出活最快的,有时候刚拿到嘉宾名单他很快就把稿子写好了。在正式录影前,公司内部有读稿会,每个人的稿子多少会删掉些内容,李诞是删掉最少的。公司内部流传着一个说法,李诞只要好好活着就是kpi。

所以李诞的业务能力我不用赘述了吧。

当你把才华当作一个中国网络语境内的词语时,那必然需要明确定义。

人们谈论才华还是偏向于文科艺术领域,重要的是从事工作有创作性的特点。就像你很少听人说医生有才华(杠精离远点,我说通常情况),尽管医生普遍学历都不低。

就好像人们称周星驰有才华也是他在电影领域的成就,而不是投资房地产的周星驰赚了多少钱。

如果是作为社会学毕业的李诞,收获不了才华的美誉。作为笑果文化的李诞,也可能收获不到。这里说可能因为同比其他笑果艺人,很少听到有人说谁谁谁有才华,尽管我觉得脱口秀也是创作了。

所以李诞的才华美誉大部分来源于网络里的作品,即微博写诗抄台词系列以及出版的几本书。

从这方面看,李诞算有前途的,但还未有才华。注意,在文学行业,三十岁都算是年轻作者,李诞还不到三十岁,所以李诞还是有前途的。另外一点,中国式才华还需要有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晓松式的理想浪漫情怀,李诞这方面是薄弱的。

其实你看李诞在奇葩说的所有论点,你发现了吗?李诞很少谈价值观,多的是方法论。所以他对很多上价值的言论有些排斥行为。飞飞振臂高呼,你们啊,不行,一边看韩剧哇哇哭,一边想在房产证上写名。

李诞的回答是,飞飞你说得对,但人就是不行。

李诞很多立场都可以看作这句话的变种,人就是不行。

所以李诞不会说真爱伟大这样的价值观,他会说用婚姻保护爱情这样的方法论。李诞的话听了不燃,但能活得好,或者降低生活的风险吧。

在这方面他和许知远的对谈中淋淋尽致。两人相坐,许知远像个青年,而李诞像个中年人。

这场对谈过后,李诞又多了个美誉,通透,活明白了。

我理解很多人对这句话的反感,但你们不知道为什么反感,以至于妄图讽刺李诞显得力道不对。

李诞的通透,或者说中国式通透,就是父辈的犬儒心态。经常发生在对你的想法浇一盆冷水以及嘲讽你不懂社会。

所以李诞的那句不要说真话会赚不到钱,这不就是闷声发大财嘛。李诞这种想法的来由,他说的那次电梯对话嘛,同事走后门要了张春节的火车票。

这就是个很好的判断,社会上走后门送礼吃拿卡扣的现象多不多?简直常态。你能接受吗?不能,你虽然对,但容易被油腻中年嘲讽。你能接受并利用这一规则,那你也通透了。

其实你把李诞的想法用自己的话给身边父母朋友说,他们倒不会说你通透,也会说你成熟了。

这就是中国式通透,我也很烦这个词,但不能否认这个现象。

虽然人们说成熟就是逼迫自己学会了很多不愿意学的规则,而李诞就是毫无痛苦的迅速接受了这个社会,并且有一套高度自洽的理论说服自己。

这样的李诞,在奇葩说有些理想主义气息的场所,迅速暴露出了自身的无力。但这不代表他说的是错的,恰恰相反,我觉得李诞接地气已经到了地底的程度,你要明白李诞的话语来源,其实他说的是最现实的话。

人就是不行。人不要当神。不要及时满足。婚前商量好财产,用这个壳保护我们。你们很善良,但键盘侠做成了生意。我们公司员工完成工作就可以了,至于他喜不喜欢,拉倒。

李诞如果这种观念保持不变的话,很难在继续获得才华的感觉,再说一遍,不是错的观念,而是现实到有点俗气的观念,与才华里的理想浪漫差了一点。更遑论文人骨气与名士风流了。

起码知乎上看衰他的人也不少了。

如何评价李诞?你觉得他是通透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为什么要评价别人呢?李诞不是自己都说了“别说我通透,还想再多活些日子”“我腚小”……哈哈哈哈,保护归保护,道义归道义,作为公众人物,他承受公众的关注流量,也同理承受着公众的评价,毕竟,目光所包含的内容是复杂的。

我觉得李诞是通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作为一位刚过三十岁的人来说,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名声,从幕后制片人一跃成为大明星,可以跟蔡康永、高晓松同台同坐,凭借的是什么呢?还真不是颜值,还真是才华和运气。有才华的人很多,一路锦鲤的人也不少,为什么偏偏他这么优秀?在十三邀跟许知远的对话里,他提到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和解”,跟自己和解。也在这个对话里,我们看两位有才华的文化人境遇有所不同,表现也很不同,我想,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跟自己和解了。所谓跟自己和解,我的部分理解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爱自己了。十三邀开场说许知远是个偏执的人,他就是要用偏执的眼光去看人看世界才能是自己,其实,他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呀,注定他也需要用偏执的眼光看自己,注定,他并不能完全接纳自己,其中包括认知与欲望的对抗,清高与欲望的对抗,而“清高”几乎是知识分子的底色呀,注定了是不能跟欲望和解的。

而李诞,他一样可以去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但是,他自己的理解只放在自己的生活中,在社会里,他用谨慎的方式来表现价值观,甚至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观“什么都行,什么都好,没毛病”……而且,重点是很多人说这三句话是无奈或生气的对抗,他是真觉得无所谓,不需要反对,顶多:“我觉得是这样,但是你说的也很对”,所以,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偏执;但是他没有生气的事情吗?年轻的时候当然有,应该是个偏执分子,对世界有美好的希冀,否则也不至于因为火车票后门就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在奥美的时候一定偏执过,在广告公司工作,没有偏执的精神永远做不到优秀,但是只有渐渐的把偏执精神转移到自己所能控制的事件本身(比如文案的专精、设计的专精、活动方案等等的专精),而对外物(乙方、同事等等人和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更多理解才能成为行业里优秀的人。但是,完美主义者太累了……放过自己吧。李诞依然对自己在工作方面有严格要求,依然在生活里对自己想要的热爱的东西表现偏执,但是,他已经把世界当成了一个“笑话”,自己也在其中,不去强加对抗世界的恶,也不去为难自己与不能接受的恶同流合污,再简单来说,就是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世界。这很难,但是在公众视界中的李诞在尽力这样做。所以,笑呵呵什么都行的他在大家眼里“通透”。

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很难,利己也很难,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善良而悲哀”的中国人(我们善良为别人着想而也因为太考虑别人让自己显得有点悲哀),所以,我觉得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挺难得,他估计挺懒得做,只是他的“好好活着”显得自己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个是大家可以加上的标签,就跟“中国脱口秀第一人”一样的。

回答完毕,欢迎吐槽。

相关文章:

  • 苗阜 王声相声《打灯谜》台词/2016元宵晚会
  • 宋小宝袁姗姗小品《日夜男女》台词剧本
  • 邹德江李立山相声《夜班岗》台词完整版
  • 贾玲小品《喜乐街-女神与女汉子》台词剧本/2015年央视春晚
  • 孙涛朱迅小品《喜事成双》台词剧本|中国梦·劳动美
  • 苗阜王声相声《二维码时代》台词/2019江苏春晚
  •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台词字幕完整版
  • 邵峰孙浩小品《整明白再说》台词剧本
  • 孙涛小品《美丽的传说》台词剧本
  • 邵峰黄杨小品《要面子》台词——欢乐饭米粒儿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