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诸葛亮骂王朗台词【罗贯中为何要杜撰此事?】

诸葛亮与王朗的骂战本来不存在,罗贯中为何要杜撰此事?

江湖在何方?江湖就在山水间!

-古梁镛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骂死王朗事件记忆深刻,毕竟古往今来,能凭借三寸之舌把人骂死的,没有几人,而被人骂几句话就活活气死的,也没有几人。但是在《三国志》中,诸葛亮与王朗的骂战本来不存在,罗贯中为何要杜撰此事?

对于这个问题,古梁镛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因为罗贯中安排此事的目的,远非为了单单显示诸葛亮才华超绝这么单一,其中更牵扯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

下面,古梁镛详细分析。

罗贯中安排诸葛亮王朗骂战目的一:显示诸葛亮智慧超群

诸葛亮挥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不仅仅夺取了几处城池,更是喜得传人姜维,曹睿听闻蜀军来势汹汹,立马召开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出现了司徒王朗这位老先生的身影,他不仅仅向曹睿出谋划策,举荐曹真带兵抗蜀,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出任曹军军师一职,看到王朗老爷子如此高龄尚且积极为国效力,大家都非常感动,王朗更是豪言:“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一代老臣王朗,以七十六岁高龄随军出行,单单是这份忠义之心,就足以感天动地,王朗豪言自己动动嘴皮子,就让诸葛亮拱手投降,更坚定了曹真的信心,鼓舞了魏军的士气。

但是很明显,王朗大话说早了。

返观诸葛亮,将军对阵,诸葛亮一眼就看到曹军阵中司徒王朗的大旗,旗下则是司徒王朗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头,诸葛亮只是看了这么一眼,就知道王朗要下说辞了,诸葛亮整理了一下思绪,静待王朗发话。

单单通过两人对话之前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王朗太过于自信,略显轻浮,而诸葛亮沉稳冷静,更显大智慧。

《三国演义》中级别最高,意义最重大的一场辩论赛,由此开始!

为什么说这场辩论赛级别最高?意义最重大呢?因为这场辩论赛涉及到蜀汉和曹魏,谁是正义之师?谁是乱臣贼子的事情。同时也是对于皇帝之位到底是正统传承制还是尧舜禹禅让制的一场讨论。

当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曹操于213年被册封为魏王,但是他依然尊汉献帝为皇帝,曹丕于220年篡位,刘备于221年自立汉中王,在这种情况下,蜀国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可以说是延续了刘氏正统江山,诸葛亮对决王朗,则是汉室正统和篡权夺政者的一次对决。

这场辩论赛有多么精彩呢?古梁镛详细帖出来,朋友们共鉴之。

先是司徒王朗主动出击,他颇有礼节的说话了:“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大家看看,王朗一上来,不谈忠义,只谈“天命”,熟悉《封神演义》的朋友对于西岐伐纣肯定熟悉,这就是一场“天命”的战役,王朗摔出一张王牌,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诸葛亮如何反击呢?

诸葛亮假装不知,主动放低姿态,请教王朗:“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一看,诸葛亮无话可说,心中一乐,你这个毛头小子,在我面前还是有点嫩,王朗撸一缕胡须,开始了精彩演讲。

王朗说:“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王朗虽然一大把年纪,但是思路清晰,口若悬河,从汉桓帝、汉灵帝开始,一路讲到曹操统一北方,同时不忘称颂曹丕的功劳,最后一方面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自然通晓天理,另一方面又说大魏甲士百万,兵强马壮,告诉诸葛亮魏军实力强大,最后向诸葛亮抛出橄榄叶,以理来降,不失封侯之位,结尾更是以天下苍生为重,国安民乐。

整体来看,王朗的这段说辞可谓无懈可击,一般人要是被王朗这样一说,估计难免心动,可惜王朗遇到了三国第一奇才诸葛亮,只能感叹他命运不济,一大把年纪了,临了居然就这么被人给骂死了。

诸葛亮的战术非常厉害,他先是哈哈哈大笑,以此来稳定军心,同时给王朗一个下马威,古梁镛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王朗的这段话,对于魏军和蜀军而言,效果各自不同,蜀军听闻后或许会生出“王朗这老头说的在理”这样的想法,魏军则会生出“蜀国这些人不懂天意,逆天而行,打仗一准会输”的想法,这种情况对于蜀军将领而言,压力确实有点大。但是诸葛亮是谁?三国第一奇才,他岂能被王朗的一番话打乱自己的思路?

诸葛亮在车上大笑说:“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诸葛亮这段话多么厉害?简直堪称嘴遁界的圣经,他先是把汉室朝廷的腐败归咎于朝廷臣子的身上,大家一听也是这么个理,毕竟十常侍乱政、董卓谋逆大家都知道,何况当时的皇帝都是小孩子,年龄不大,也没有掌握实权,这朝廷腐败的罪责怎么能让小孩子承担?

一句话,汉室颓废,是部分做官的坏事。

说完这些,诸葛亮开始拿王朗开刀,从他少年举孝廉入仕讲起,开始用儒家“忠义礼智信”质问王朗所作所为,最后更是咒骂王朗“你这个老东西,眼看活不了几天了,还敢在这里妖言惑众,助纣为虐,你这样做,死了有何面目见汉二十四帝?有何颜面见忠于汉室的列祖列宗?”

果然,一大把年纪的王朗碰到诸葛亮这么一个能言善辩且不给自己一点面子的年轻人,他彻底气到了,真是越想越气啊,最终一口气没上了,就从甲等战马上面一头栽了下去,向二十四帝忏悔去了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此情此景,蜀军战士信心暴涨,魏军将士回味诸葛亮的慷慨陈词,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咱们这样做确实不对,这是乱臣贼子的作为啊。

如果换作别人,肯定会乘机率蜀军杀向魏军,但是诸葛亮没有,他非常霸气的用扇子一指曹真,告诉他,我不逼你,你回去整顿兵马,来日决战,说白了就是告诉魏军,你们都回去想想我说的话,明白道理的,赶紧来投降,做个忠臣良将,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做逆臣贼子,那明天我就手下不留情了。

大家瞧瞧,这就是雄才大略诸葛亮的神仙风采啊!

所以说,罗贯中安排这段骂战,一方面显示诸葛亮的才华,一方面让蜀汉的形象更加正统和正义,对于这点古梁镛也曾写文章分析过,《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里面融入了作者个人喜好,因此读者会发现,《三国演义》里面以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为首的蜀国人物着墨最多,其次是以曹操为首的魏国,东吴政权的笔墨最少。

谢谢大家。

整理不易,还请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

喜欢的记得转发+关注哦!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骂王朗的台词?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骂王朗的台词

原文: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清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

不容!

翻译:王朗你身为汉朝元老大臣,还以为你会有什么高明,结果什么都不是,最后来了一句最经典的“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王朗就气攻于心,坠马后就过世了,但在实际历史中两人没有交手见面过。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诸葛亮骂王朗,其实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不是发生在战场上,而是在两人的书信中。

历史上的王朗很讨厌,他投降曹操以后,由谏议大夫升为御史大夫,然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飘了。

他是怎么飘的呢?他多次给蜀汉大臣写信劝降。比如,他仗着自己与许靖是老朋友的关系,打算劝降许靖。

刚才说了,王朗的官职不过是御史大夫,而许靖当时是蜀汉太傅。一个御史大夫洋洋得意要劝降一位太傅,让太傅来当自己的下属,这不是疯了吗?许靖就没理他。

王朗失心疯非常严重。竟然给诸葛亮也写了信,要劝降诸葛亮。

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饭店的领班劝马云,你别当董事长了,放弃你的阿里,来我手下当服务员吧。

——王朗上脚面,不咬人但他膈应人。他说曹魏“天命所归”,又说蜀汉“西蜀小邦”等等,激怒了诸葛亮。

于是,诸葛亮写了一篇文章叫《正议》,不仅骂了王朗,同时也骂了华歆、陈群等一众不开眼的家伙,将他们比喻为王莽篡汉时的张竦、陈崇,痛骂了一顿。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刑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彊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于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纂。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师,据正道而临有罪,有可得而干拟者哉!

换句话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是有原型的,就是这篇《正议》。所以,并不能说诸葛亮与王朗的骂战不存在,它只是没面对面发生在战场上,而是发生在相互的文章里。

所以,这也不是罗贯中的杜撰。而是罗贯中将这份史料出色地运用在了小说情节里,这正是罗贯中的高明之处,用另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将诸葛亮骂王朗的历史事件呈现在众人面前。

其实诸葛亮骂人也是很难听的了,“免身为幸,刑在子孙”,比《演义》里骂王朗时嘴损多了。至于“耆艾之齿”“驩兜之辞”可能是太文雅了,罗贯中或许怕老百姓看不懂,就没这么写。但实际上,这真是骂人不吐核。耆艾之齿可能还有人明白,老年人快要掉了的那种牙嘛,也是形容王朗老迈体衰的样子;驩兜之辞,驩兜并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形象,在古代神话里,它是半人半兽的,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驩兜之辞”就是“不会说人话”。所以说,其实诸葛亮骂人还是挺牙碜的。

当年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演员台词,诸葛亮说王朗“狺狺狂吠”,看样子老版电视剧的确是像演员们介绍的一样,他们真正去研读过史料,有历史老师给他们上课,完全把《演义》吃透了,才演出角色。怪不得老版《三国演义》那么经典了。

相关文章:

  • 江天佑东北女F4小品《军训》台词剧本
  • 童瑶李泽锋《三十而已》台词完整版
  • 方向范艺萌赵雪许君聪小品《白雪公主》台词剧本
  • 杜旭东贾旭明小品《男一号与跑龙套》台词剧本
  • 蒋梦婕文松小品《爱情证明》台词/跨界喜剧王20190803
  • 于磊付朝奎相声《小偷遇见贼》台词/笑动剧场
  • 宋小宝小品《烤串》台词剧本/2017辽宁春晚
  • 杨建伟小品《三婆的烦恼》台词剧本/我爱满堂彩
  • 郭子歆小品《幸福的小保安》台词剧本完整版/组团儿上春晚
  • 郭子歆胡畔小品《解忧餐厅》台词剧本——组团儿上春晚
  •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